正文 第1章 總序 用心感受真實生活(1 / 2)

近年來我對散文創作有些偏愛,這是因為散文短小精悍,不用花太多的時間與精力。

散文幾乎人人會寫,報刊網絡上的散文可謂鋪天蓋地,從這點看,散文的門檻似乎很低。但真正把散文寫好卻並不容易。我以為一篇好的散文,它首先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內容豐富。就如同你給讀者燒一盤菜,首先得有真材實料。其次,這菜要好吃,要有味道。這就要求作者有深厚的廚藝,必須用心來製作。最後一點,作者要有思想,這就需要作者比別人看得深,看得廣,且要有獨特的東西。

散文是用細節來表達真實生活。它應該敘事,而不僅是抒情。空洞無物的抒情感歎早已敗壞了讀者的胃口,隻有把個性化的鮮活生活呈現在讀者麵前,讀者的眼睛才能發亮。當然,這些個性化的鮮活生活也不是一些雞毛蒜皮的東西,它是在天地和人生的大背景下內心的痛感和歡樂,是人人都感覺得到,卻被忽視或是無法表達的感受。這些東西就像金子,需要在生活的河流中不斷淘洗,才能夠發出耀眼的光芒來。

我一直認為,散文是一種真正展示作者內心和靈魂的文體,是對苦難生命的撫摸。如我的散文《老屋》,一件小事,一個細節,我都用自己獨特的視覺來進入它的內部。這視覺跟大眾沒關係,它是我自己的,就像家鄉的這條河流,別人看就是一條默默流淌著的渾濁的河流,而我卻把它當作曆史記錄者,當作一個有著疼痛靈魂的生命。我從一條小溪看到了複雜的人生;從一杯茶看到了幸福的愛情……

寫作時,我仿佛進入了一片蒼茫的原野,四周是無際的麥苗、綠草和鮮花,一條彎曲的小路孤獨地通向天際那煦紅的落日。我就沿著這條生命之路走在寂靜的天地間,柔軟的目光極盡遠處,這時,落在我視野中那些妖嬈的極具生命力的花草、鳥蟲便開始舞蹈、歌唱……這路就是線索,這妖嬈的花草、歌唱著的鳥蟲就是內容。

我在寫作散文的時候,常常感覺到筆下的文字有疼痛感,它們就像一個個粉雕玉琢的孩子,撓一撓,便會咯咯地笑;把它抻一抻,它就會喊痛,這時,我就得趕緊停下筆。如此,一篇精短的散文就基本成型了。

有人以為寫這樣的精短文章容易。的確,是不難,隨便劃拉幾下,都能寫出一篇這樣的文章。但是,要能讓人從一篇千字短文中感受到心靈的關照,感受到思想的鋒芒,並且,語言要富有張力和彈性,還能說這樣的文章容易寫嗎?

如何寫出精短而純美的作品呢?其實沒什麼好的辦法。我寫作多年,經驗說不上,感受倒還是有的。首先,心中得有大愛。愛能使你像腳下的土地一樣仁慈,使你的心胸像天空那樣純淨廣闊,使你像大樹一樣挺拔蔥鬱。因此,要寫好文章,首先要學好做人,虛情假意的人寫不出好文章。隻有胸懷真情,才會真切地感受人情的美好,大自然的美麗,天空和大地的廣闊和仁厚。你的眼光也因此會有神性,就能發現許多看似普通平凡的東西,其實都是閃爍著光芒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