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教派學府(1 / 2)

在天方帝國,劍童大賽是三年一屆的盛大賽事,受多方關注,盛況空前。

這個世界以劍為主,以劍為尊,許多大的家族或勢力在培養子弟的時候,都很注重基通過讓家中有資質的子弟學習各方麵的知識來增強對劍道的修養與領悟。

對於智者而言,這是很開明的一種做法。

所以這並不是一個野蠻,隻充斥著暴力與殺伐爭鬥的國度,至少他的文明,與這片大陸一些蠻荒之地的那些種族部落的貧窮落後,思想與認知也極度匱乏的的蠻族是無法相提並論的。

正是國為有了文明,所以許多有些底蘊的世家或門派,都會注重多方麵綜合發展,無論是劍道、商業經營、政治、軍事等各個領域,都是人才輩出,這也是他們能夠屹立於世,傳承曆史悠久的主要原因。

所以在有了這些曆史傳承的文明之下,國家為了長遠發展,自然就會發展教育教化世人知禮、守法,便於國家實施政令法度,使民眾安樂,國家繁榮,於是學府這種新型的組織機構就誕生了。

不過按當下的社會現狀,這是一個以劍為主的世界,存在許多發展壯大起來的世家、或者是宗派,並且曆史悠久。

因為他們掌握著絕大部分的高階劍道功法,而且實力強大,僅隻是貢獻一些低階的功法出來給國家從平民大眾中培養吸收人才,所以社會上普及流傳廣泛的劍道功法,始終都不如這些掌握著絕對資源的世家及宗派,還是相對積弱。

國家拿這些勢力沒有辦法,但卻還得依靠這些強大勢力穩固國家在大陸上的地位,這是一種互相矛盾,但又互相依存的關係。

這就跟貧富關係比例差不多,一個國家絕大多數的財富都是掌握在兩三成的人手中,其餘八成還是平民大眾的道理是相通的。

一般豪門世家分支眾多,而且家族子孫後代繁衍昌盛,所以他們大多屬於統治階級當中的一分子,平民大眾要生存,就要依附於這些勢力,為他們做事。

而那些宗派,也為這些大眾階層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發展平台,大量吸收了民間及中小家族中的優秀人才以後,經大力培養,也漸漸發展壯大起來,這就形成了這片朝元大陸上的勢力分布格局,主要還是世族與宗派為主導。

就是皇室,其實也是世族與宗派結合以後,又聯合一些勢力構成的最高統治階層和必然產物,他們的強大是無庸置疑的。

為了鞏固皇權與統治階級的利益,或者是國家利益,那些遍布各地的一些大中小型的教派學府,自然也成為了服務於國家的一種人才儲備基地,自然要被受關注和保護。

但又因為這些教派學府在發展壯大,到了一定程度以後,也有可能會形成一股宗派勢力,雖然還是服務於統治階級,但發展壯大以後,就有可能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宗派,漸漸脫離統治階級的控製,形成一種潛在威脅,他們自然也要受統治階級的節製。

所以統治皇室為了更好的支配控製這種新型教派組織機構的發展,就為這些教派學府製訂了等級製度,而且想建立這類教派學府,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這必須是皇室信任,且有一定威望、資曆、財力、及實力,並經過多方考察以後的人,才有資格建立教派學府。

一般也多是由中教學府的規格開始,發展到一定程度,並取得一定的聲望與口碑以後,經皇室統治階級評定認可,才能有資格申請晉級大教學府,以及終極的國教學府。

當然,這學府等級的限製就在於,中教學府隻能對一方數城之地範圍內招生,而大教就可以可針對全國範圍內招生,至於國教學府,則可以麵對許多個國家。

而且中教培養出來的人才精英,他們沒有資格留下做自己的人才儲備,隻能由大教學府分配招納接收,依次類推,然後再由國教學府優先選拔接收,最終進入統治階級當中,為其服務,國家就是通過這種教育等級製度來限製教派學府的發展。

但在這其中,也有另外一種情況,就是在中教學府晉級大教學府之後,大教學府若有資格與實力,也可以改製成為劍院學府,專門為國家培養劍道型人才,這就更加的專業,而且還可以避開國教學府幹預的權利要求。

所以凡已經是晉級為大教學府的組織,哪個都想能夠改製成為劍院學府,不想再受國教學府的製約,但這要改製劍院,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也一樣得經過一番考察與審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