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白玉簡中躍出一手持黑色巨棒,高矮約莫三尺的青玉色小人,該小人手舞巨棒,或劈或掃或撩,或杵或搗或撞,一棍過後,絕不停留,下招接連而至。
混天棍法共分六式,第一式棍法,上下剃滾,刁鑽怪僻,纏粘結合,棍稍有粘貼對方兵刃之功效;第二式棍法既穩又狠,大掄大劈,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聲東擊西,首尾呼應;第三式棍端猛點,驟然收回,左右輪換,動作嫻熟,勁力精巧,變化迅速,有刺穿敵人咽喉之氣勢;第四式跨步提膝,棍端拄地,雙手正反握棍,以靜製動,側翻滑翔,棍身橫掃,動若雷霆,疾如閃電;第五式折臂疊腰,步踩弧形,雙腳左右擺扣,上下相隨,棍身回環,快打猛攻,氣勢逼人,呼呼生風;最後一式棍隨身旋,敏捷矯健,身如遊龍,勢如行雲……
張玉看著白玉簡中小人舞動的棍法和白色巨猿所舞棍法頗為相似,但招式更趨靈活矯捷,棍勢比白色巨猿所舞要高出數倍,招招變化百出,精準到位。
待張玉看完白玉簡中小人所舞棍法後,小人縱身一躍,沒入白色玉簡,簡中金光逐漸變暗。
“白色巨猿應該是這烏巢秘境主人所豢養,它雖然擁有靈識,但還不能完全領會混天棍法之真諦,想來是日常陪伴主人練習學到的一絲皮毛罷了。”張玉說著收起玉簡。
“對了,據白玉簡上的小字所述,烏巢秘境主人叫天爵,這個地方是其藏寶之處。寶在猿身,我先看看白色巨猿身上有何寶物。”說著,張玉朝洞外白猿屍體走去。
“白猿身上能藏有什麼寶物,難道向前世金庸小說中表述的張無忌在猿身找到《九陽神功》秘笈一般,要刨開白猿腹部查看?”張玉一邊想著一邊蹲下摸巨猿身體,他檢查了一番,白猿身上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
“可能是白猿已將寶物轉移至別的什麼地方了吧!”張玉歎氣起身。
突然他看到白色巨猿的一隻眼睛圓睜,瞳孔仿佛一隻拳頭般大小,眼中好似有什麼異物不能令其閉合。他蹲下細加查看,隻見這隻瞳孔是一枚黑色水晶球,並非巨猿眼珠。
張玉恍然大悟!“寶在猿身”應該指的就是這枚水晶球吧。張玉注入一絲真氣查看,隻見黑色水晶球紋絲不動,也不知是何種材料製成,沒有一絲靈氣,也看不出是什麼寶物。張玉歎氣將黑色水晶球放入儲物扳指。
隨後張玉仔細回想了一遍白玉簡上所述內容,他臉上露出了笑容……
張玉笑著再次進入洞窟內細看,這才發現洞窟一處壁岩上有一片枯藤垂下,揭開枯藤才發現石壁上還有一道石門,石門緊閉,張玉上前用力去推,石門紋絲不動。
石門上有一拳頭大小的深孔,張玉取出黑色水晶球鑲嵌其中,大小剛好。隨著黑色水晶球的嵌入,石門“吱呀……”一聲打開了。
“烏巢秘境主人卻是有心之人,寶物藏得如此隱蔽,若不是前世電視中經常出現一些山洞機關之類的畫麵,自己也不可能找到。”張玉笑著道。
洞內石幾上擺著一些紫色葫蘆,大大小小共約十幾枚,張玉投入一縷真氣一一查看,隻見這些葫蘆內空間自成一體,約莫一人身高,寬如壁櫃,裏麵橫擺著數十個箱子,每個箱子中裝有成千上萬枚元氣丹,粘稠的元氣從葫蘆口噴瀉而出,張玉感覺到自身毛孔歡呼雀躍,竭力吸納著蓬勃的元氣……
岩壁左側插著一根黑色巨棍,通體黝黑噌亮。右側一道石壁上掛著一個金色小葫蘆,張玉飛身摘取下來,忙打開查看,頓時一股香氣撲鼻而來,芳香流溢,沁人心脾。隻見三粒嬰兒形狀丹藥,好似有靈氣般在一個房子大小的空間內漂浮,一粒丹藥有種朝葫蘆口飛竄的趨勢,張玉忙用葫蘆蓋蓋住。洞內另一角落擺著一壺陶壺熱茶,壺口茶香橫溢,嗅之一口有令人醍醐灌頂的功效。張玉趨近一看,壺下並無他物,壺身灰塵越有寸厚,顯然是不知存放了多少年無人動過的茶壺,但其內熱氣依然嫋嫋升騰,張玉拿起茶壺倒了一杯下肚,頓時感覺體內熱氣橫溢,骨肉中發出“嗞……嗞……”輕響,頭腦一片清醒,雙目精光閃閃,魂海逐漸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