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番記載,大楚之西鄴南,萊縣,有一老母“劉王氏”,育有三子。其丈夫,長子,次子皆與西邊荒人戰爭中馬革裹屍。小子畏於荒人的凶悍,首戰便當了逃兵。私自返鄉後被劉氏綁到縣中的祠堂,當眾揮淚斬了兒子,同時也留下了一段流傳千古的訓語。
“你不戰而逃,愧對大楚!家仇不報,愧對列祖!叛軍偷生,忠義不顧!今日我若饒你,妄為人母!”語畢,刀落……劉王氏親手斬了最疼愛的小兒子,之後抱著兒子的頭顱放聲痛哭,最後也悲痛而絕……大楚邊疆的民風可見一斑……
康仁帝的長子,方乾,作為一名悠閑的太子爺,常年住在京師。
而二皇子,方涼,自幼隨著親娘舅鎮北將軍,鄭仕,北上參軍。
方涼十二歲便參軍,從戎三十五年,軍功甚重!多次率軍成功抵禦北方蠻族的南下入侵,在軍中威望極大!
而這一年,北方的斥候以及在蠻族中的細作均傳來密函,蠻族幾大部落隱有結盟之意,年底恐有大戰!
恰逢清明節,方涼便帶領五百鐵騎護衛回京祭祖,並為年底大戰祈福。
二皇子回京,滿朝欣喜。對於這樣一個有能力鎮守邊疆的皇室子弟,無論是哪一派係的朝臣,都是認可和滿意的。
儲君方乾更是親自出京遠迎二十裏,手握重權的方涼,在方乾眼裏,位置極重!
當晚,皇宮之中上演了好一場父慈子孝、兄親弟恭的天倫大戲!
酒席宴後,子時三刻,禁軍嘩變!皇帝縊死,方乾暴斃!
方涼以雷霆手段發起了政變!又以迅雷之勢結束了政變!皇宮之內血流成河,凡是與老皇帝和方乾有關之人寧殺錯,不放過。處死之人數千有餘!皇宮之外禁軍與密探重重把守,愣是將皇宮之內的消息死死地封鎖起來,沒有透露出一點風聲。
直到第二天,百官進宮上朝,才發現異樣。皇宮之內顯得異常的冷清,而且有一股肅殺之氣,空氣中也殘留著淡淡的血氣…
驚疑不定的百官來到朝殿之上,發現龍椅之上變了人,無不震撼莫及!
諸多老臣怒罵著二皇子謀朝篡位,殺兄弑父的畜牲行為!有的直接以死相逼,寧死不做方涼之臣!整個朝堂亂作一團!
珠簾之下的方涼,冷眼看著眼前一切,換了個舒服的姿勢靠在龍椅之上,聲音平靜而沉穩:
“父皇在位二十七年,敗了我朝大半的基業…當今天下,難民與義軍有多少,無需贅述。皇兄久居京城,可堪大用與否,爾等亦心知肚明…
這天下首先是百姓的天下,其次是我方氏的天下,最後是才爾等的天下…
如今本末倒置,我不答應…
所以我做了我該做的事,現在輪到你們,做你們該做的事…
苦口良言,到此而止。”
說罷,方涼神色肅然,端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刀,掃視著殿中群臣:
“無論爾等甘心與否…
從今往後,朕!即是楚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