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田聽後,抄起鋤頭就把老和尚打了出去!
我老李家一脈單傳,你讓我兒子出家?!
把和尚攆出門外以後,站在門口還罵了半天:
“你這缺了八輩子大德的禿驢,你沒兒子想讓我也沒兒子?!”
把老和尚氣的頭發差點沒長出來!
但又實在是無法看著李恩走上歧途,沒辦法,最後老和尚和老李耗上了。
普真把在李家村的見聞寫成一封書信,傳回了來去寺。自己就賴在了李家村,生怕把李恩給弄丟了。
來去寺方丈,也是普真的師哥,普圓老和尚看見師弟來信之後,大為振奮!也是當機立斷,連夜派了幾個小和尚去運州尋找普真,並附上了一封書信。
信中的意思非常明確:
“師弟啊,你這事辦的是非常滴不錯!
這幾個小和尚帶去了很多的銀錢,一起送到你那,你就在李恩家旁邊蓋個房子,住在那吧,李家父子在哪,你就跟著去哪。
等到李田同意兒子出家以後,再把李恩帶回來去寺,我們倆一起教導於他。
那幾個小和尚就留在你的身邊照顧你的起居。寺裏一切有師哥,不用擔心;師哥的身體比你硬朗,應該比你活的長,你也不必掛念。
師兄祝你能夠早日勸說李田,讓兒子出家,加油!”
普真看完書信恨得牙癢癢,卻又無可奈何,心想,罷了,事已至此,那就跟李田耗上吧…
幾個小和尚幫助普真蓋了一間小草房,便被普真打發回了來去寺,自己就是一個老和尚,還有武藝在身,也不需要別人伺候。
就這樣,普真與李家父子毗鄰而居,時不時的勸說老李,老李始終是橫眉冷對,但看在普真教自己兒子識文斷字的份上,也算是認下了這個惡鄰。
這一住,就是七年…
在這七年之間,兩家的關係雖然一直不鹹不淡。但是普真對於李恩的教導可謂是盡心盡力。別看李恩小小年紀,卻有一身的文武之藝。
這一日,普真又是來到李家勸說老李:
“李施主,李恩隨著年齡的增長,佛性越來越強,出家才是正途啊,這一世若是不拜入佛門,那可是毀了幾世的修行啊!這厄難苦體………”
還是一套老話,說了七年。
李田看著眼前這老和尚,已然快要耄耋之年…這七年的光景曆曆在目,自己的兒子年方十歲,就能夠有如此能為,全拜這和尚所賜。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更何況李田本就是一個純樸農民。暗歎一聲,罷了,我同意與否,李家已經受了人家的大恩,李恩以後的成長,也需要老和尚的教導,我這般阻攔,又是和誰過不去呢…
“我同意了。”
其實李田能同意,就是蒙住了,光想著老和尚的付出,忘了出家不能娶媳婦這碼事了…
老和尚神色一黯,微微點頭,雙手合十,口宣佛號:
“阿彌陀佛,既然施主不願,貧僧明日再來…”
轉身剛走兩步,猛然回頭!
瞪圓了眼睛,滿臉的不敢置信,手指顫顫巍巍的指著李田:
“老李!你說話可得算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