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左良玉要主動出擊(1 / 2)

在弘光登基後,大明岌岌可危的局勢好像在變得越來越好,弘光的手段強勢,做事雷厲風行,用抄家、收稅的方式緩解了大明窘迫的財政情況。

目前大明最能打的幾支軍隊,掌控者也是站在弘光那邊的,他登基半年,把握機會,命明軍出擊,一舉收複河南、山東兩省。

如今天下局勢陷入了一個平衡狀態,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麵。

大清因為多鐸和豪格的失利,讓清軍損失慘重,他們被迫將軍隊調回回防,準備好好經營新占領的兩個地盤,積蓄實力,同時大清重新估評明廷的實力,重新認識到大明氣數未盡,他們想滅掉大明還不可行,暫時放棄進攻,目前大清占據著北直隸、山西和遼東各地。

李自成的大軍全麵回防,放棄湖廣一些地盤,因為清軍太過強大,如果軍隊太過分散,他們不敢保證下次清軍再來攻他們的時候,還能守得住,他們不僅要防清軍,還要防明軍,目前隻剩下陝西一個省的地盤了。

而大明在朱慈烺的計劃下,也暫停了領土收複計劃,能收複河南和山東已經能給天下一個交代了。

以明軍目前的軍隊數量和力量,硬要去收複其它地盤隻會拚得兩敗俱傷,不管是進攻李自成或清軍,都會讓另一方撿便宜。

所以朱慈烺讓明軍停下腳步,轉為防守,他也要時間去發展,去解決大明內部的問題,去訓練更多的軍隊,為後續反攻打下堅實的基礎。

所以現在大清、大順、大明暫時陷入了詭異的和平時期。

目前唯一的戰事,就是剩下四川那邊了,張獻忠久攻成都不下,後路又被金聲桓給抄了,大西軍當下已陷入困境之中,張獻忠想謀取四川建國的計劃失敗了。

大明在慢慢變好,所有人都沉浸在欣喜中,但有人卻高興不起來。

武昌城中的左良玉,這幾個月的時間都在煎熬中度過,自從他讓金聲桓出兵四川後,大明在弘光的治理下越變越好,並沒有要亡國的征兆。

特別是高傑、黃得功、董大為竟然把河南和山東收複了,清軍退了,李自成也退了,那他就變得很尷尬了。

同樣是大明的軍隊,他在在這場收複戰中,寸功未立,沒有主動出擊,弘光和朝廷也沒有要他去進攻被闖軍占領的湖廣北部其它地方,像是把他忘了似的。

左良玉其實能感受得到,弘光對他很不待見,從弘光登基之後,對他的態度就一直很冷漠,不封賞、不拉攏、不交流,把他當做不存在一樣,唯一的一次還是強硬要他出兵四川的。

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左良玉也心知肚明,他自己誤判了形勢,朝廷和他已經離心離德了,所以大明越來越好,他就越來越慌。

在十月底的時候,整日提心吊膽,惶惶不可終日的左良玉就病倒了,因為他知道,等大明恢複過來後,弘光肯定會清算他的。

他現在年紀大了,身體愈發不好,也不知道還有幾年可活,等他死後,就自己兒子那不成器的表現,肯定把握不住現在的大軍。

到時候朝廷肯定會對他們動手,要麼將他們收編要麼將他們剿滅,但不管是哪個結果,他左良玉父子倆肯定不會有好下場。

在床上躺了半個月養病的左良玉一直在想後路應該怎麼走,怎麼緩和和朝廷與弘光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