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鐸和順軍大戰的時候,在懷慶府的黃得功和高傑也沒閑著,兩人準備對懷慶府的府縣河內開展進攻。
黃得功和高傑兩人雖有矛盾,但在朱慈烺的調和下,關係緩和了不少,沒有發展成像曆史發展成那樣,兩人見麵就發生打死的情況。
況且大明出兵此事事關重大,他們都了解弘光的性格,他們要是在戰場上起矛盾,壞了事,回去後弘光絕對不會給他們好果子吃的。
兩人用書信交往,從他們各自的方向一起對河內城四個主城門進攻。
河內作為懷慶府的府縣,城池城牆自然是比周圍的縣城高大,而且河內城叫這個名字,自然是有河的,在城牆外還挖有護城河,引沁水河護衛城池,攻城難度略大。
此時高傑軍中,他和黃得功商量好了,他負責攻東門和北門,黃得功負責攻南門和西門。
高傑安排道:“李本深,你帶一營負責攻北門,李成棟,你帶一營負責攻東門,此戰必須速戰速決,不能被黃得功那家夥看輕了我們!”
他和黃得功雖然平息了矛盾,但有些時候還是明爭暗鬥的,此刻他就準備先攻破兩門,將對方比下去。
“標下領命!”兩人齊齊應答。
隨後,兩人便各率一營士兵出發,前去城門叫陣。
李本深派手下一名千總騎馬到護城河前,這名千總試著對遠處城牆上的人勸降喊道:
“城裏的人聽著,我大明數十萬精銳大軍準備要收複河南,你們是擋不住我們的,識相的話,立刻開城投降,還有活路,負隅頑抗,隻有死路一條!”
可惜,城牆上的清軍聽了不動於衷,勸降無用。
留守在此的三千清軍分散到四個城門,每個城門有五十個滿八旗裏正藍旗的士兵,和六百漢八旗的士兵守衛,剩餘的人組成一隊,隨時作為支援待命。
見清軍不投降,李本深命令道:“先拿炮轟它一陣,派人搭好浮橋,過去把護城河的吊橋放下來,等會就強攻!”
“是!”
跟隨過來的炮兵很快就做好準備,十二門大小不一的火炮推到軍前,瞄準城牆垛口那些地方,就點火開炮。
“轟!轟!轟!”
一聲聲驚雷般的巨響,響徹大地,火炮的彈丸帶著龐大的動能,撞在城牆磚頭,頓時城磚碎屑四濺,有些垛口還出現裂痕。
這些火炮雖然沒有紅夷大炮那麼大的威力,轟不塌城牆,但上麵的薄弱牆體,還是能打塌的,能打得城牆上的人不敢隨意冒頭。
火炮在射擊壓製城牆上的清軍,其它人則趕緊拉著,將紮好的4米多長的木排架到護城河上麵,快速到對岸去,準備把過河的吊橋放下了。
“快射死他們!”
城上的清軍看到明軍的動作,立刻有人起身射箭,或用火繩槍朝明軍射擊。
隻是他們一站起來,就會遭到明軍炮火的轟擊,還有掩護放吊橋的弓箭手,火繩槍的射擊。
城牆上的清軍兵力不足,現在隻能時不時突然起來射一箭,開一槍,然後又迅速躲在牆後。
過岸後的明軍很快就將吊橋控製絞盤轉了起來,寬大的吊橋緩緩地落在河麵上。
城牆上的正藍旗士兵見狀,大叫道:“明軍要開始攻城了,快把金汁準備好!”
城牆內的漢軍士兵,用布條綁在腦後,捂住口鼻,抬著一盆滾燙冒煙的惡臭金汁來了。
城外明軍扛著長梯通過吊橋後,炮火停止,他們便將七把梯子架在城牆上,就可以攀爬了。
“一起上,趕緊將他們剿滅!”城牆下的明軍招呼著一起爬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