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要打擊海商走私的消息很快便從朝堂裏傳了出去,一時間引得眾多海商們紛紛熱議觀望,現在還不知道朝廷是怎麼打擊他們的。

這邊戶部和吏部確定好市舶司提舉人選後,朱慈烺同意之後,也要派兵去協助市舶司的任務。

現在其它地方根本調不出合適的軍隊來打擊走私商人,要麼怕他們相互勾結,二來這些人的戰力能不能打得過那些商人還不知道。

不要以為他們就是手無寸鐵的商人,出海貿易的不少大商人都有武裝商船,手下養著不少兵丁打手。

還有以前東南的倭寇之亂,倭寇確實有,但也有不少商人勾結倭寇,要不然長途跋涉過來的倭寇怎麼能迅速形成戰鬥力,怎麼會對岸上的情況那麼清楚,怎麼獲得大量補給。

把這些大海商惹怒了,肯定少不了一番戰鬥,如果隨便派些人過去,要是發生戰鬥了打不過,怕到時候丟了麵子,讓那些海商嘚瑟。

“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張名振、盧金堂、黎家波。”

朱慈烺看著眼前這六人,就是他挑出來率軍協助市舶司打擊陸上走私的統領。

其中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三人原本江陰城典吏,就是曆史上有名的抗清英雄,江陰抗清三公。

朱慈烺敬仰他們的事跡,後來把他們調進新軍中,擔任千總職位,因為他們原本的職位太低了,目前也隻能這樣安排。

另一位張名振也是位曆史名人,之前任浙江石浦營參將,朱由崧政權覆滅後,與張煌言等擁立魯王監國於紹興,多次言奏要收複大明失地,後在舟山和清軍戰死。

這些絕不會投降,對大明忠義之人,放在軍中才更能穩定局勢,至少他們不會一遇敵人就投降了,且都有收複國土的決心。

另外兩個人是從老兵中提拔升上來的,他們每人將各自率領一千名新軍行動,配合市舶司打擊陸上的走私。

出發之前,朱慈烺對他們勉勵說道:“你們都是朕親自挑選出來的領兵軍官,暫時命名為市舶司稅務軍,朕相信你們,信任你們,希望諸位也不要讓朕失望。

商人納稅天經地義,但我大明朝的商人走私偷稅漏稅居多,所以朕要嚴厲打擊。

這些海商各自背後都有很大的能量關係,你們此舉可能會遭到危險、威脅、還有賄賂,朕希望你們都能堅守本心,秉公執法,造成朕交代給你們的任務。

市舶司收稅關乎朝廷發展大計,朕會一直關注此事,各位付出的努力行動,朕也會看在眼裏,有功必獎,有過必罰,朕希望你們每人都能協勝歸來!”

“是,謹遵陛下聖諭!”六人齊齊恭敬行禮。

特別是閻應元、陳明遇、馮厚敦他們三個,他們原本隻是江陰城一個小小的典吏,沒想到有一天錦衣衛會突然找上他們。

說是陛下親口下令要將他們三人調去軍中,委以重任,他們一開始還不相信,直到後來他們才確認是真的。

雖然不知道為什麼陛下會知道他們這種小人物,給他們調職安排,但陛下給他們官職是真實的,他們隻能用自己的實際行,來報答陛下的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