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至澍最終是接受了秦良玉的辦法,四川就蜀王最有錢糧,現在成都危在旦夕,他不敢賭現在這點兵力能不能守住成都城。

前麵確實有那麼多的藩王教訓,他忍痛拿出七十萬兩銀子,幾十萬石糧食和草料,隻要能守住成都城,雖然積蓄沒了,但生活一樣不會變。

納捐宴會上,蜀王和秦良玉一唱一和,暗含威脅,籌得四十二萬兩銀子,十五萬石糧食。

現在加上蜀王再次拿出的五十萬兩,共計有九十二萬兩銀子,隨後秦良玉便讓人到城裏各處宣揚。

城內銀錢管夠,糧草充足,軍民同心協力,成都無憂,一時間民心穩定,軍中士兵得到高額餉銀,也士氣大漲。

真金白銀花出去的銀子,募兵也很順利,窮苦的人多了去,一個月三兩銀子還是很吸引人的,要是能擊殺一些叛軍,還另有賞賜拿。

在六月二十五日的時候,張獻忠派出去的探子回報,得知了秦良玉現在竟然受封忠貞侯,總督四川,在成都募兵集將,整修城防,準備防守他們的進攻。

他當即決定,七月四日就出發進軍成都,拖得越久就對他們進攻越不利。

於是到了七月四日這天,張獻忠命大西軍兵分水陸兩路朝成都進發,水路由艾能奇、劉文秀率十萬大軍,攜帶主要輜重糧草,乘船沿岷江而上。

陸路由張獻忠親率十五萬大軍,直取資陽,雙方在成都城外彙合。

秦良玉他們自然也得到消息,他們這段時間一直在磨合各地支援過來的兵力,現在終於也是要動了,便召集各統兵將領,安排任務。

“他們水路用船裝載大量糧草,我們可以重點攻擊他們水路這一支,想辦法擊沉他們的運糧船,斷他們後勤!”

汪興是本地人,對成都附近地形熟悉,便說道:“嘉定州那裏岷江支流眾多,我們可以在嘉定那設伏,等大西軍船隊快到支流岔口時,用炮轟船,再從上遊放火船而下,燒毀他們的船隻!”

“好,那本督就任汪興為總兵,敘南衛指揮史魯印昌為副總兵,領兩萬人在嘉定伏擊張獻忠水路敵軍!”

“是,標下領命!”

“命總兵劉佳胤,參將徐明蛟、楊展,率三萬人在資陽阻敵!”

“是,標下領命!”

聽到安排出去的兵力數量,知縣吳繼善擔憂道:“秦製台,您幾乎把兵力都派出去了,成都就剩兩萬新兵,萬一……”

這話說出來不吉利,就是怕他們出去戰敗了,損失慘重,到時候守城就更沒把握了。

對於他們的擔憂,秦良玉解釋道:“放心吧,此次出動不是決戰,我們的兵力不足以和他們正麵對抗,隻是趁機襲擾他們,削弱一些他們的力量,如果不敵,會立刻退回成都的!”

“那就好!”

任務安排好後,兩撥大軍立刻行動起來,資陽那邊距離比較近,劉佳胤他們率先接管了這座不大的小城,迅速派出大量斥候去襲殺大西軍的探子。

由於重慶到成都這一帶的主要兵力都調到成都城了,所以張獻忠一路行軍幾乎沒有遇到抵抗,沿途各鎮縣紛紛開城投降。

不是他們想投降,而是無兵可用,不得不投降,強行抵抗,隻怕對方會做出屠城之事。

七月二十日。

一斥候協令旗在劉佳胤麵前稟報道:“總兵,大西軍前鋒營已達城外4裏的水灣村!”

“確認他們有多少兵馬?他們的主力到哪了?”

“他們前鋒營大約三千人,主力大軍還在一百二十裏外的資縣,正在過沱江!”

劉佳胤走到地圖麵前,看了一下位置,怒道:“真是豈有此理,他們是一路高歌猛進,沒遇抵抗,就不把我們放在眼裏了,區區三千人就敢跑到資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