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佩服秦良玉的驍勇善戰,智慧超群,但會打仗不代表會治理地方,武將隻會逞匹夫之勇,對政令一竅不通,讓秦良玉治理四川,臣怕會讓四川政治失衡混亂,讓當地秩序的動蕩不安!”
史可法也說了自己的理由,雖然陛下說得有理,但也不合理,文武分治,以文製武是曆朝曆代上千年延傳下來的政策,他可不敢隨意同意陛下的決定。
“讓秦良玉總督四川一切軍政事務,並不是讓四川成了她的一言堂,隻是讓她成為四川名義上的最高決策者,好統籌應對張獻忠的行動部署,政務方麵,還是以龍文光為主的!”
這也是朱慈烺想的,秦良玉主要的精力還是在精兵作戰上,隻有她成了四川權力最高的人,各種行動上才不會受到掣肘。
不過高宏圖又立馬找了個理由說道:“權力動人心,陛下此舉,弄不好可能會讓龍文光這四川巡撫會被人架空了!”
看他們還在找各種理由阻撓,朱慈烺也是火大,不禁怒道:“夠了,你們什麼都往最壞的方麵去想,去揣度人心險惡,怎麼不考慮一下好的方麵,這樣做能取得什麼樣的成果。
此次戰敗,就是陳士奇指揮失誤,不聽諫言,用兵不當導致的,估計現在重慶已經失守,張獻忠入兵四川已經無險可守,你們讓誰去抵擋張獻忠,一旦成都失陷,大明就完全丟掉四川了,這個責任誰來承擔?”
身為穿越者的他知道,大明丟掉四川是必然的,新任四川巡撫龍文光過去也無濟於事,想改變曆史,就必須要下重手,讓能打仗會打仗的秦良玉統領一切,還要強製蜀王配合。
看到陛下動怒,三人一陣沉默,無言以對不知道怎麼勸才好。
看他們以沉默應對,朱慈烺又說道:“秦良玉已經是七十多歲的老婦人了,本該是頤養天年的時候,但國朝有難,她還能提刀上馬,統兵為國征戰,可見忠心。
朕決定讓她總督四川軍政大事,以五年為期限,五年後,不管情況怎麼樣,都會讓秦良玉放下所有事務,安享晚年!”
三人聞言,心裏盤算了一下,秦良玉的年紀確實比他們都大了,他們平時處理政務都心神疲憊,而秦良玉還要在前線帶兵打仗,那環境惡劣,舞刀弄棒,還有性命之危,可比他們苦多了。
史可法深思熟慮後,無奈隻能以大局為重,而且也不好在新朝剛立就和皇帝對著幹,便同意說道:“既如此,那就按陛下所言,五年後,讓秦總兵安享晚年!”
但他不知道的是,以五年為期隻是朱慈烺好讓他們答應的的借口,曆史上四年後,秦良玉就因病去世了,哪還有晚年可享,現在曆史改變,就不知道秦良玉能撐多久。
其他兩人看首輔同意,臉色變了變,也隻能默認,不是他們不知道秦良玉忠心耿耿,擔心她坐大叛變之類的問題,而是立場問題,文武官員對立是自古以來的,他們必須要把武官壓在文官下麵,這是本能決定。
大明開國前五朝,武將一直壓文官一頭,直到土木堡之變,文官才從五軍都督府手裏搶過了兵權,之後的各朝,文官才反壓武官一頭,之後都是重文輕武的,時刻防止武將地位提高,這裏並不故意針對秦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