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下麵紛紛擾擾,都在勸解的大臣,朱慈烺給王思恩使了一個眼神。
王思恩向前走了兩步,大聲喝道:“肅靜,陛下當前不得喧鬧!”
等場麵慢慢安靜下來,朱慈烺才說道:“朕要為父皇和母後守孝一年,當為人子本份,難道諸位愛卿想讓天下之人,認為朕是一個不孝之人!”
“這……”
見陛下搬出這個說法,眾人也很難反駁,再說下去,可真就要說他不孝了。
“選秀之事明年再議,況且國庫沒錢花費在選秀之事上。禮部派人去北京祭奠父皇的時候,可以加派人手尋找永王、定王和坤興公主,李自成在山海關戰敗,建奴很快會占據北京,到時候和他們交涉,把人找回來。”
朱慈烺說出兩個辦法,選秀之事要做,但推遲一年,另一個辦法就是找到永王和定王,他們兩個也是崇禎的兒子,要是朱慈烺出了意外,他們兩個就是正統。
曆史上對他們三個人的情況眾說紛紜,朱慈烺因為被他穿越過來,逃到了南京登基了,但永王和定王兩人還是失蹤狀態,當時是分開逃跑,朱慈烺也不知道他們兩個的情況。
至於坤興公主,曆史上記載崇禎砍殺後宮嬪妃的時候,坤興公主沒被殺死,斷手活了下來,朱慈烺也不知道真假,反正就提醒他們,能找到也一並帶回來。
“陛下英明!”錢謙益恭維道。
其實這個問題他們不是沒有想過,但有點點敏感,那麼積極表現要把永王定王找回來,會不會讓陛下多想,他們是不願意去試的,讓陛下自己提出來更好。
“另一件事,去北京的時候還要打探有哪些官員投降了,回來後禮部負責編寫一本《貳臣傳》,把那些投降建奴和李自成的官員寫入進去,把他們如何貪生怕死,賣國求榮的事跡一一列舉出來。
像魏藻德,耿仲明,尚可喜、洪承疇、孔有德這些人等等,朕要把這些人的事跡,一起印刷出來,傳遍天下,讓他們遺臭萬年!”
說到這些投降官員,朱慈烺對他們恨得直咬牙,不管是什麼朝代什麼人,對於漢奸,人們都是深惡痛絕的。
貳臣傳,遺臭萬年
聽到這些詞,錢謙益心裏不知道為何有點抵觸,北京城投降的官員應該很多,不少人都是老相識,都搞那麼狠,會不會太過了,況且舊朝要亡,投降新朝不是很正常的嗎。
他想了一下說:“陛下,這會不會不妥,他們都曾經是我大明的讀書人,把他們都打成貳臣,這讓後世會如何看待我大明!”
“沒什麼不妥的,你也說他們曾經是我大明的讀書人,難道大明的書是這樣教他們做臣子的?這些投降的官員無君無父,敢背叛大明,就要受到相應的懲罰,如果他們背叛大明,什麼代價都不用付出,那豈不是人人都會效仿!”
朱慈烺說著,還看了一眼錢謙益,心想這家夥原曆史上清軍打過來的時候,錢謙益還帶頭出城投降,跪迎清軍,自己都生二心,難怪不想編寫《貳臣傳》。
“臣讚同陛下所言!”史可法出聲說道,他對那些投降之人一樣是深惡痛絕。
“臣也讚同!”
“臣讚同!”
馬士英和高宏圖同樣支持把那些人寫成貳臣。
看到內閣三人都支持這個決議,朱慈烺滿意的點了點頭,三人在曆史上不說能力怎麼樣,但至少都敢殉國而去,大家對他們的節氣都是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