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東城門外,拉著稀粥的幾輛馬車擺開攤來,負責守衛的士兵分出十幾個人,拿著銅鑼,走去難民房區,準備宣傳施粥的事情。

“鐺鐺鐺……”

“施粥了!施粥了!太子殿下體恤百姓,派人在城門那邊施粥了,快去排隊領粥吃!”

“鐺鐺鐺……”

“太子殿下派人施粥了……”

幾個士兵拿著銅鑼一邊敲著一邊大喊,向這裏的難民宣揚施粥的事情。

一個在修繕棚子的中年大叔愣住了,問旁邊的兒子:“幺兒,剛才那官兵說了什麼?”

“爹,我好像聽到說太子殿下施粥了!”他兒子用帶著驚喜的語氣回答。

“不會吧,我們逃難以來,都沒有見過哪個城池的官府給我們施過粥!”

“鐺鐺,太子殿下施粥了,大家快去排隊領粥吃!”

他們質疑的時候,那隊士兵還在敲鑼大喊著。

“快快,趕緊去看看。”

不管是信的,還是不信的,眾人都走出自己的棚子,去城門那看看。

而棚子搭在外麵的難民,遠遠地就看到城門口旁邊的施粥隊伍,二話不說,拿著碗就衝了過去。

隨著越來越多的難民過來,場麵頓時有點混亂,維持秩序的士兵紛紛大喊:“都排好隊,施粥每個人都有,隨意亂插隊的不給粥!”

領到一碗粥的難民,紛紛大口大口吃了起來,粥裏還放了點青菜,有點點鹽,那口味絕對是夠好的。

不少人可是好久都沒有吃東西了,現在能有一碗粥吃,那激動的是淚流滿麵。

“這是太子殿下施的粥,太子殿下仁德愛民,關心百姓疾苦,看見百姓食不果腹,艱苦度日,非常不忍心,特開倉放糧施粥,每天中午都有一次!”

維持秩序的士兵們,還負責宣傳朱慈烺的愛民舉措,讓百姓們知道是誰給他們粥吃的。

“感謝太子殿下,太子殿下真是大好人!”

“太子殿下仁德,給了我們一家活下去的希望!”

“我們要給太子殿下磕頭,城裏的官員都不管我們,太子殿下一來臨清城,就給我們施粥,真是大善人!”

這些安排在難民裏的托紛紛大聲說著,一個勁的吹捧太子的好,不少百姓聽了,都不斷點頭認同。

太子對他們好,給他們吃的,那他們就會念叨太子的好,在心裏感激,他們普通百姓就是這樣,沒那麼多彎彎繞繞。

其它三個城門的情況也一樣,有施粥有宣傳,也有托在人群裏大肆吹捧太子,施粥第一天,就讓不少難民百姓對太子心生感激,不斷讚美太子仁德愛民。

同樣,安民告示今天也張貼在城內各處地方,太子要廢除三餉,並免除徭役、田稅和人口稅兩年的政策,徹底引爆了城中百姓們,少交的這些稅,可真的能讓他們的生活大大的減輕負擔。

有不少交不上稅,要家破人亡的,就因為這個政策而渡過難關,要服徭役的,也會因此而逃過一劫。

這個政策一出,太子朱慈烺可謂是收獲了這一大波民心,本來已經對大明完全喪失了信心的百姓,突然又看到了一絲希望,一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