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猿變成人的事件,和周凱之說的石井,又有什麼聯係呢?小縣城的那個石井裏,曾經飛出過一種泥燕,而周凱之說的這口石井中,究竟又是什麼鳥呢?我懷著強烈的好奇,聽周凱之繼續講下去:“當那些地質學家們看清那隻鳥時,為何都那麼害怕呢?因為嚴格說起來,那根本不是鳥,而是長著翼的、拳頭大小般、猴子一樣的動物。
那種動物的頭和五官、還有身體,簡直就是一個縮小版的猴子,但可怕的是,這種動物渾身一根毛都沒有,通體都是發紅的皮膚,身上的皮膚還有點透明,裏麵的血管、骨頭、還有內髒,都隱約可見。
看起來非常恐怖。
不過這些地質學家中,也有膽子比較大的——其中兩個壯著膽子走過去,用戴著厚厚的棉手套的手,把那個那個奇怪的動物撿了起來,當被人抓住時,那個動物驚恐地叫了幾聲,那聲音很像是小孩恐懼時發出的驚叫。
當時誰也沒想到,正是這種怪異的動物,揭開了最神秘一個最核心的秘密。
在那個基地裏的工作人員,全部都是搞地質的,因此無法對這種動物進行深入的研究,不過他們畢竟都是經過嚴格科學訓練的專家,他們敏銳地感覺到,這種怪異的動物可能意義非凡。便立即把這個發現,報告給了上級的主管部門,而主管部門非常重視,馬上組織國內最權威的動物學家,對那種動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
而第一眼看到那種動物時,所有的動物學家都驚呆了,因為他們沒人知道那究竟是什麼動物。
通常來說,即使遇到從沒見過的動物,動物學家也可以根據那種動物的一些特征,歸類出它屬於什麼綱、什麼科之類的,但那種動物則是完全無法歸類。
但越是這樣,其研究價值也就越大。
一開始,動物學家還擔心因為不了解那個動物的生活習性,而養不活它,但讓他們欣慰的是,那種動物的生命力極強,好像是什麼都能吃,並且對環境、溫度之類的,適應能力也都很好。
但那個動物的生長變化,更讓動物學家們震驚——按照一般的常識,這種高級動物幼崽的形狀,應該和成年後差不多,隻是個頭會變大而已。但這種動物,卻完全不是這樣。
這個動物過了半年左右,不光是個頭慢慢變大,而且樣子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兩支可以飛翔的翼漸漸縮小,最後消失不見了,而且身體開始長毛,越來越像是猴子。
在前三年中,這種動物的生長速度很快,很快就和一隻猴子差不多大了,外貌上也和猴子很接近,但身體比例上,卻和人更像些,我說到這裏,你們可能也都猜到了,那種動物過了三年後,發育而成的樣子,其實就是我們見到的古猿的樣子。”
“沒想到古猿的幼崽會有翼!而且還能飛,以前我們還真從未聽說過”,王同忍不住驚歎道。不隻是王同,我們也都很吃驚,沒想到古猿的幼崽竟然會是那種樣子。
但沒想到的周凱之卻搖了搖頭:“其實這樣說也不對,你們聽我講完,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了。這種巨大的變化,讓動物學家們感到很震撼。我們根據常識也知道,一些兩棲動物,比如青蛙,幼蟲和成蟲的身體結構,有很大不同——剛開始是蝌蚪,長大後形狀上卻完全發生變化了。
還有一些昆蟲,比如蠶,最後會變成會飛的蠶蛾,但科學家們還從未發現有哪種猴子,剛出生時有翅膀,並且還能飛。這種不可思議的變化,怎麼可能發生在猴子身上呢?
這種怪異的現象,甚至對很多生物學理論,構成了巨大的挑戰。
但更奇怪的還在後麵。
在發育成古猿的形狀後,生物學家們都覺得,那應該是那種動物成年後的樣子了,不會再發生變化。但讓他們絕沒想到的是,那種動物的形狀接著又變化了,而且是極大的變化。
接下來,那種動物的身體開始逐漸變細、變長,而且它原來的手臂和腿開始萎縮,直到完全消失,隻剩下了軀幹部分,而且軀幹部分也變得如蛇一般的柔軟、細長;
最後頭部也逐漸發生了變化,五官基本消失,幾乎完全變成了一條蛇的樣子,隻是身上仍然覆蓋著厚重的毛發,看上去很像是一條帶毛的蛇。
從古猿變成一條蛇,那種動物隻用了短短七個月時間,這種怪異的變化,對參與項目的所有生物學家,都形成了巨大的衝擊,他們忽然發現,自己那些生物學知識,好像被完全顛覆了,其中兩位動物學家,因為這種巨大的震撼,還產生了嚴重的精神問題,患上了不同程度的抑鬱症和臆想症,最後竟然被送進了精神病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