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地點如此詭異的消失,應該是在《聊齋誌異》之類的鬼狐小說中才有的情節,在現實中,怎麼可能出現這種事呢?想到這些,我頭皮直發麻。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大家沮喪地坐在地上,都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中。
“類似的事情,我們之前也經曆過”,王同忽然說道。
聽他這麼一說,我和鄭旭都吃了一驚。
還沒等我問,王同看著我提示說:“還記得咱們剛到那個小縣城不久,就試探著去尋找那個村莊嗎?咱們是東麵的山坡進去的,遇到了一個奇怪的樹林,那個樹林很怪,那裏所有樹的枝葉在空中交纏在一起,形成了枝葉構成的 ‘毯子’,那種枝葉組成的 ‘毯子’很厚實,人站在上麵,都不會漏下去。
我們從那枝葉構成的 ‘毯子’下來後,在那片遮天蔽日的樹林裏,發現了幾句奇怪的白骨,那些白骨的腦後,都有一個凸起,咱們當時猜測,那應該是長袍人的屍骨。
但當咱們離開那片樹林,又往前走了一段路後,王教授忽然覺得那個小樹林裏應該還有什麼秘密,便想再回去看看,於是,咱們就往回走,無論是憑直覺,還是靠著指南針,甚至怕周圍有磁場,指南針也會受到影響,咱們還通過觀察樹皮的顏色,太陽的位置等,以確保我們沒走錯方向,但卻沒有再找到那片樹林,而我們明明就是按原路返回的,最後卻忽然從小縣城的南麵出來了,你還記得這麼回事嗎?”
經過王同這麼已提醒,我才猛然想起這件事來,其實,這件事發生的時間並不久,隻是在因為在小縣城中遇到的怪事太多,一時間把這件事忘了。
那次的經曆,和今天的事情還真有點像——都是在方向是沒走錯,但卻找不到之前見到過的目標物了,當然,鄭旭那時還沒有加入我們,我和王同就詳細的把那次的經曆,詳細的向鄭旭講了一遍。
至於那次為何會出現那種情況,我們一直到到現在,都想不明白。鄭旭全神貫注地聽著,我知道,憑鄭旭的分析能力和觀察能力,也許她能從我們說的這件事中,找出有用的信息來。
鄭旭聽完王同和我的講述後,點了點頭,並沒說什麼,而是站起了身來,往周圍觀察著,這多少讓我們有點失望,看來我們那次的經曆,並沒引起鄭旭太大的興趣。
”你們還記得咱們在那條山路上,遇到的那輛沒有後視鏡的汽車嗎?”鄭旭忽然問我們倆,“我當時判斷,那個司機駕駛的汽車是一輛非常怪異的車,因為在那輛汽車的排氣管上,有兩隻毛毛在蠕動著,如果是一輛真正的汽車,並且還正在行駛的話,它的排氣管至少有幾百度,怎麼可能有毛毛蟲在上麵爬呢?
而且專家們的報告中,也沒有給出解答。說明他們也不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等我們回來後,我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我還記得那個車上下來的胖司機,主動給蒙老爺子打招呼,看起來他認識蒙老爺子,而蒙老爺子卻並不認識他,可能你們沒太注意——那個胖司機在給我們打招呼時,眼睛骨碌碌的直往我們身後的洞口看,我猜想,他應該是故意停下來觀察情況的,甚至說不定他之所以那麼做,是早有預謀的。
可他恐怕沒想到,我居然看到了他排氣管上的兩隻毛毛蟲,從這個細節上,便讓他露出了馬腳,而這種細節,一般人應該極難注意到。
而且秦明偉昨夜也說了,在那個小縣城中,有很多不同國家、不同集團的間諜,那個胖司機很可能就是個間諜。至於他駕駛的那輛汽車為什麼那麼特殊,我想,那可能是用史前人類留下來的技術製造的。
史前人類,也就是那些長袍人的祖先們,留下很多驚人的技術,這也正是各國間諜垂涎已久的,如果他們用獨特的技術,讓汽車跑起來排氣管不發熱,對他們來說,也許應該不是什麼特別難的事,因為無論是在地宮,還是在那些虛擬的環境中,可以看出,他們有一種特殊的礦石之類的能源,那種能源,既然能發出和自然光極其相像的光線,當然也可能成為汽車的動力。
因此,我在想,上次咱們去風凱所在的虛擬環境中,咱們看到的陽光肯定不是真正的陽光,而那些樹、那些草,難道就是真樹、真草嗎?很可能也不是,我聽你們說過,蒙老爺子帶你們進地宮時,你們在那裏見到很多草一樣的礦石。另外,還記得上次的專家給我們發過來的報告裏,提到的一個故事嗎?”
真是奇怪,我不明白鄭旭在這個時候,怎麼忽然說起這些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