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大碼頭成自由港 (1)(1 / 3)

航運業如日中天

“達裏尼”是遠東最好的出海口,在這兒,隻有發展航運業,才會有大的作為。孔昭仁與梅美和子要在這兒建造一支船隊,名字就叫仁記輪船公司。建造輪船的資金全部由高橋從日本國內辦得的低息貸款,高橋全力支持他們建立這樣一支船隊。對於以後大日本帝國的戰略考慮,應該擁有一支屬於日本人掌控的航運力量。輪船的設計製造,都是在日本國內完成的,船型的設計早就埋下了伏筆,一旦世事有變,仁記輪船公司的輪船經過稍微改裝,就可以當作運輸艦投入戰爭之中。

經過這一段時間晝夜與梅美和子在一起工作,孔昭仁對和子的敬業精神所折服。她似乎不知疲倦,他與她一起操勞,可到頭來照顧他的,卻是和子。第一條以高橋命名的商船已經投入了使用,第二條商用梅美丸也投入了運輸。第三條客輪昭仁丸也即將開到大碼頭來。航線他和她也設計好了,專門跑日本朝鮮,還可以跑山東與關東這條航線。自古以來,關東到山東就沒有過輪船的運輸,一直是木帆船。這一回,山東人闖關東,可以乘坐火輪船了。要問這條船是誰的?他可以自豪地告訴山東老鄉們,這條船姓孔,是孔昭仁的。凡是乘坐仁記公司火輪船闖關東的山東人,每個人可以免費獲贈一塊香胰子,還有一條洋毛巾……

當一個人的事業得到一個國家的支持,得到一些有識之士的支持,他的事業必定會蒸蒸日上。業務越做越大,船隊的噸位也越來越大。支撐這樣一個公司,需要有學識有見地的人才。仁記公司便在天南海北招用人才。公司招用的人才,一要讀過書,二要人品好。進入公司,先是學習實習階段,頭兩年,不開工資,隻管吃穿住。第三年正式上崗開餉,餉錢也由賬房寄到員工的老家父母手裏。他們是月月開餉,餉錢超出一般公司員工的二三倍。所以,仁記公司的員工走到哪兒都那麼挺胸抬頭,一色的富田西裝,一色的捷克皮鞋,看上去個個精神,個個都有自豪感,人人都以能進入仁記公司工作為人生的目標,都朝著這個方向努力奮鬥。也有人拉關係走後門,對於那些靠著人情麵子求到門下的,孔昭仁一般置之不理。有本事就參加考試應聘,也用不著求爺爺告奶奶的花人情錢。但有一個人例外,他叫吳修竹。他能進入記輪船公司,是梅美和子引薦的。他是從日本來的,也有高橋的因素。吳修竹是學經濟的,他直接進入了仁記公司的總賬房,擔任總賬房的總管。

孔昭仁剛剛發跡的那幾年,人們湊在一起的話題,總是離不開漢奸孔昭仁。有人羨慕,有人妒忌。車站碼頭都在說一個歇後語,孔昭仁的毛驢——吃裏爬外。可這幾年,總是給嘴皮子過生日,不如來點切切合實際的。人家孔昭仁除了辦輪船公司,他也創辦工廠,開油坊,甚至創辦了自己的銀行,能成為關東洲的首富,三江四省的首富,也證明孔昭仁是個能力超群的人。漸漸地,罵人家漢奸的人自己也有點感覺自己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是酸的那種人了。孔昭仁從無到有起步,工廠一個接著一個地建立,輪船一艘接一艘地開進了碼頭。碼頭上成千上萬噸的貨物裝上卸下,買賣越做越大,銀行也有了支行分行。生意場上,越大越想大。掙得越多,發給員工們的薪水也越來越多。那年月,多少人想跟著孔昭仁做事。隻要能當上仁記公司的員工,那就高人一等,就有趾高氣揚的感覺。與此同時,仁記公司的員工們也都尊孔昭仁為神明,都死心塌地地為他效忠賣命。因為員工們也都看到了,孔昭仁不吝嗇錢財,愛惜人才,跟著他有幹頭有盼頭。

關東與山東這條新航線的開通,梅美和子提議,“我們是不是應該慶賀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