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之亂 第六章 相逢(2 / 2)

呂布回過神來,“哦!好的,知道了。”一步步走了回來。

———————————————————————————————————————

走進大堂,入眼的便是一陣奢華迷亂之氣,光亮如晝的燭光映照下,眾人吆五喝六,東倒西歪,完全沒有半點平日裏的嚴謹守禮,還有人坦胸赤膊,狂呼亂叫,聲淚俱下,大廳內一片狼藉。一看就知道,這些人必是服了五石散了。

三人對此早已司空見慣,卻也沒有詫異,直直的就向正席走去,到了兩丈之內,方才整理衣服,向右席的丁原俯身拜倒。

“卑職並州騎都尉呂布奉命前來,請將軍訓示!”這丁原向來最重規矩,眾人在他麵前一向是執禮甚恭的。

果然,看見三人在蔡邕麵前最先拜倒在自己麵前,丁原立時哈哈大笑,心中早先的芥蒂不由得清爽了許多,右手禁不住輕撫頜下長須,口中說道。

“好!好!奉先我兒!今日裏我晉陽來了一位貴客,點名要見你。你可要注意言行舉止,不要給我丟人了哦!”

“是!孩兒曉得了。”雖然丁原對呂布的心思是時好時壞,複雜多變,但對呂布來說,都沒有什麼影響,事實上,呂布這樣的人對與親人父母之類的東西著實是沒有什麼概念,一切都隻以自己的心中的感覺為準來行事,所以,也就沒有那種噓寒問暖之類的人情世故的想法,這也導致了丁原和王國對呂布的不滿。

正說著時,丁原起座拉著呂布走到蔡邕席前說道:“蔡大家,這就是某家所收的義子,呂布呂奉先。隻因在前次和鮮卑檀石槐的大戰中陣斬了檀石槐,才得陛下洪恩賜了兩千戶劇陽侯的爵位,年少氣盛,德薄才淺,還望伯喈公多多教誨!”

蔡邕此時喝酒喝的醉醺醺的,眯縫著眼就往呂布臉上一瞧。

果然是一副好姿容,隻看其身高九尺,猿背蜂腰,麵容冷峻,劍眉深目,刀削般的臉頰上一雙犀利眼睛,格外顯得英氣勃勃。

“好姿容!果然不愧是英雄人物,海內風傳的天下第一戰將呂布呂奉先!這般才貌,這般戰功,未來不可限量啊!”蔡邕一看呂布相貌,便不由感歎起來,說了一大通讚譽之言。

王國丁原不由大喜,湊上前來,圍著呂布品評一番,不外是呂布相貌不凡,未來並有更大的前途之類。

呂布站在中間,心裏卻是在膩歪的緊,他心中一直在回想剛才那美貌少女之事,委實是不願意在這裏於一幹人虛與委蛇。但無奈何,這般見麵場景卻實在是漢時接待遠方名人的固定程序。你好我好大家好,實在是不能掃了這幾位老頭子得興致。

其實這就是所謂月旦評,在漢朝時實在是一件在普通不過的事情。前麵說過漢時人極度重名,這是因為漢朝時,這名和利實在是兩位一體的事情。諸所周知,漢時官吏選拔使用的是察舉製,所謂查舉就是由地方官巡查地方,選拔和推薦朝廷地方官員的製度。

為了求利,自然是做官最為簡便。為了做官,就必然要通過這查舉,但是州縣裏這麼多士子,你又怎麼能夠錐處囊中、脫穎而出呢?這就要靠超人一等的名氣了,查舉中舉薦的茂才,孝廉等都是地方長官掌握的,若是在地方上享有盛名,那就自然很容易被人所聽所聞,從而獲得被舉薦的資格了。所以其實漢時人好名重名逾過性命這就是其中的根源了。

為了揚名,士子們通過各種各樣的手段宣傳自己,為自己編各種傳奇故事互相吹捧那都是小兒科了,你還要跨州過縣,遊曆四方,把自己的名聲都傳到外麵去,傳的地方越廣,自然名氣就越大。

可是漢時交通不便,普通人出行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所以又有各種名士四方雲遊,將各種奇聞異事收集起來,四方流傳。這種名士每到一個地方,本地名士自然是趨之若鶩,把自家子弟推到這人麵前拚命推銷,直到最後這個外地名士給了決定性的評語方才作罷,這樣,自家子弟不用出門,名氣就已經傳到外鄉了。

這樣周期性的四方雲遊的名士的評語就是大受歡迎。

這樣的替人揚名的事情越來越是頻繁茂盛,甚至催生出來了一個職業,就是所謂的善相人善拔士的名士,在曆史上很出名的就有幾位,許劭許子將,許靖許文休,管輅管公明,郭太郭林宗,這其中每一個人的評語都是萬金難求,凡得之無不名聲大振,以之為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