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4章 金光奧斯卡(3)(1 / 2)

意大利導演貝爾納多·貝爾托魯齊為什麼要拍攝中國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1987年,法國《首映》雜誌記者在采訪貝爾托魯齊時向他提出了這個問題,他作了肯定的回答,“這是一段令人著迷的故事”,“溥儀已成為曆史,他象征著一種觀念,即通過教育,一個人能得到徹底改變。”貝爾托魯齊在同一天采訪的談話中還直言不諱地談到,“要是我對溥儀沒有這種同情,我就不會拍這部影片了。我甚至喜歡那些可憎的人物,我需要愛攝影機前的所有人物。即使他們是惡劣的,我也設法使他們具有某種悲劇性,從而產生一點高貴感……這些人物雖是可憎的,但他們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並不諒解他們,可他們也是命運之神的玩物,他們所體現的是一種人類共通的好鬥性。所以,任何人都不過是曆史的犧牲品。”

貝爾托魯齊身為一個藝術家,憑借自己的良心和真誠說出的這番話,雖不能完全有助於我們去深刻理解溥儀這個在中國顯赫一時的政治人物,但至少給予了我們某種啟迪,溥儀的一生無疑是悲劇性的。貝爾托魯齊從藝術的角度窺見的那個溥儀與現實中真實的溥儀雖然有一定的距離,但溥儀的一生卻是同中國動亂的命運緊密聯結在一起的。溥儀從政治傀儡被改造成為人後,親眼目睹過去那些改造他的人如今被視為“牛鬼蛇神”從人的地位上驅趕下來,這是曆史對人的命運的一次嘲弄。

《末代皇帝》的背景材料主要來源於溥儀生前所著的《我的後半生》和紫禁城清宮檔案史料。整個攝製組是一個共同創作的集體:150名中國人,100名意大利人和20名英國人,另外還有30名翻譯人員。

《末代皇帝》由意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三家聯合攝製,片長165分鍾。該片用閃回的手法來表現溥儀的一生,在2小時40分鍾內講述了長達60年間的事情。該片在西方上映後,立即掀起了“中國熱”。

1988年,第60屆奧斯卡獎頒獎揭曉,《末代皇帝》一舉奪得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服裝、最佳作曲、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最佳攝影和最佳美工九項大獎。

《英國病人》

史詩般的愛情電影。

影片介紹:

導演:安東尼·明格拉(AnthonyMinghella)

主演:拉爾夫·菲因斯(RalphFiennes)

茱麗葉·比諾什(JulietteBinoche)

威廉·達福(WillemDafoe)

克裏斯汀·斯科特·托馬斯(KristinScottThomas)

娜威恩·安德利維斯(NaveenAndrews)

科林·菲爾什(ColinFirth)

地區:美國

時間:1996

劇情介紹:

二戰期間,一架英國飛機在飛越撒哈拉沙漠時被德軍擊落,飛機上的機師麵部被全部燒傷,當地的人將他救活後送往了盟軍戰地醫院。由於受傷,這個機師喪失了記憶,不能想起自己是誰,因此隻被叫做“英國病人”。

法國和加拿大血統的護士漢娜是戰地醫院的一名護士,戰爭使她失去了男友麥根,在傷員轉移途中由於誤入雷區,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珍,於是善良的漢娜決定獨自留下來照顧這個“英國病人”。

這是意大利托斯卡納的一個廢棄的修道院,遠離戰爭的喧囂,顯得寧靜而閑逸,“英國病人”靜靜地躺在房間的木床上,床頭的一本舊書漸漸喚起了他的思緒……

匈牙利籍的曆史學者拉茲羅·德·艾馬殊伯爵跟隨探險家馬鐸深入撒哈拉沙漠進行考察,在那裏,他結識了“皇家地理學會”推薦來幫助繪製地圖的“飛機師”傑佛和他美麗的妻子凱瑟琳·嘉芙蓮。嘉芙蓮的風韻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艾馬殊,並對她產生了無法抗拒的愛慕之情。傑佛由於回開羅籌集資金,留下嘉芙蓮和考察隊一同進行考察,在這段時間裏,他們共同發現了沙漠深處繪有原始繪畫的洞穴,同時,嘉芙蓮對機警、智慧、幽默的艾馬殊也產生了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