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脾虛證型多—治法各不同(1 / 2)

陳風複述了一遍鄧輝的話:“吃精細的米吸收多,容易胖,吃粗糧吸收少,不容易胖,繼續。”

劉誌也搞不懂陳風怎麼想,是不知道怎麼說,還是也認同鄧輝的說法?

現在自己是孤家寡人了,看來這個會長對於脾胃病的了解還不如自己。

劉誌把心一橫,豁出去也要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好消化才能更好的排出,不容易發胖,不增加脾胃負擔。吃粗糧不容易消化,自然不容易排出,更容易堆積,不利於脾虛的人。”

又輪到鄧輝了:“不是這樣,精細的米吸收的多,排出去的少,吸收多了才容易堆積;粗糧吸收少,排出去的多,也不容易堆積。”

劉誌想了一會,翻出了他的筆記,說:“為什麼我這麼反對脾虛的人吃粗糧,我這裏有個病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二。”

“一位女性,30餘歲,應該屬於白領吧,身體偏胖,症狀有出汗多,肚子大,水桶腰,怕風吹,有點怕冷,其他比較正常。天天吃粗糧為主,大米與麵條不敢吃,怕胖。舌紅苔黃,脈沉。”

“這位美女,她覺得吃粗糧好,所以,她以粗糧為主,已經五六年了,還是胖。大家怎麼看?”

劉誌一次性把這次吃粗糧為主的美女大概情況說了,讓在座的中醫有個底。

陳風看到劉誌拿出了筆記,就認為中醫都喜歡做筆記。

其實,年輕的中醫做筆記多數在手機上或電腦裏,書寫做筆記不會很多,剛好遇到愛做筆記的劉誌,還有一個是陳家人也習慣手寫筆記,陳風自己也喜歡做筆記。

說實在話,手寫筆記比存手機裏更好,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多寫才會記得更多,又方便查看。

隻不過,大家都懶了,手機或電腦做筆記更方便。

別的中醫都在關注這位美女的基本信息,陳風跑題了,更在乎筆記去了。

幸好陳風反應快,發現自己走神了,馬上糾正自己,還好並沒有錯過美女的基本信息。

陳風拿出筆和本子,簡單的記了一下,女,30歲,肚子大,出汗多,怕冷怕風,吃粗糧為主,舌和脈不寫。

這次在座的中醫都做了一個記錄,有的人用手機記了,有的人用筆記下了,靈雲也寫了。

大家都急著說話,不做這個出頭鳥,等著其他人第一個發表意見。

大家都不說話,靈雲作為主持人,自然要打破這個冷場的局麵。

靈雲動聽地聲音響起了:“小女子不才,拋磚引玉,獻醜了,這美女的確屬於脾虛,別的醫生分析的也對,還有氣虛,你看,怕風又怕冷,還出汗多。大家認為對不對?”

老張第一個配合,說:“對,靈美女厲害,一下就說到了本質上。脾虛加氣虛,這個氣虛應該是肺氣虛了。”

其他人點點頭,附和道:“對對。”

靈雲再一次把目光看向陳風,示意陳風該說話了,發表一下意見才是。

陳風這一次終於要開口了,坐了這麼久,看過了大家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