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2章 渡江遇難脫凡胎 西安圓寂敕封佛(2)(1 / 3)

兩日後,西安府的一百兩官銀和存在錢莊的五百兩賞銀及一一百八十兩利息的銀票由兩個官差送到。有了這七百八十兩銀子打基礎,土木建築一切費用已不成問題。三老便到處尋找陝西省最好的木工與瓦工。其間風顛便一門心思在慈恩寺內繪製圖紙。七天後,圖已繪成,工匠也已找好。第一件事就是木料及磚瓦。磚瓦附近磚窯就有,隻是這上好的木料一時到哪裏采購?

風顛看到旁邊有口水井,心中有了主意,於是便說:“此事不難,由我去辦,兩天後就將木材運到。”大家用疑惑的目光看著風顛,阿多事老僧卻一直手撚佛珠,微笑不語。

風顛帶足銀票,連夜趕到終南山下,從林場積存了兩三年的幹木中按尺寸挑好了木頭,交割了銀兩。第二天風顛來到工地,對木匠師傅說:“今晚是十五,月色光明,你們準備好十幾個精壯夥計搬運木料。”大家見他那副認真的樣子,也不好多問什麼。

掌燈以後,風顛把大家領到水井邊說:“你們把繩子垂人井內吊木頭,一會兒木頭上來後,你們按大小長短分類碼堆。”木匠師傅瞪大眼睛說:“這井中有木?”風顛說:“等會兒便知。”

風顛雙手合十,不知口中念叨了些什麼,忽聽井下呼隆隆一陣響,一根大木頭鑽出井口。大家見了吃驚,顧不得多想,便在木匠師傅的指揮下七手八腳地抬起木頭來。井中的木頭不停地向上冒,已經夠人們吃驚的了,更奇的是那些木頭雖然自水井中出來,然而除了表皮沾有水漬外,皮內卻是幹幹的。約莫子時,大大小小的木頭堆滿了工地,風顛問木匠說:“張師傅,木料夠了沒有?”張師傅經過認真盤點,心中十分驚訝,木頭的大小、長短、數量均合圖紙要求,一點不差,便忙說:“夠了,夠了。”

風顛說:“夠了就停,不可貪心。”不料隨著“停”字出口,一根即將出井的木頭便半截插井,半截外露,既拔不上來,又壓不下去。後來在達摩庵落成竣工之日,那根鬆木還長出枝葉來,不幾年就變成了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

風顛大師借地水運木的神奇故事傳出後,西安城內外又是一片震驚,不少人都認為風顛就是活神仙,於是捐銀的,獻工獻料的,還有送水送飯的絡繹不絕。一月工夫,除其他物件外,光現銀就累計收到一千二百多兩,蓋一座達摩庵的費用已經綽綽有餘了。

秋去冬來,一座嶄新的,包括正殿、偏殿、獻殿、廂房、禪房、山門在內,構思精巧、布局合理的達摩庵,即將竣工了。

忽然木工頭找風顛說,偏殿廊下尚缺一根作梁的圓木。再有五六尺長、八九寸粗的一截即可。風顛說:“當初你不是說夠了嗎?咋又缺一截?”木工說:“原說是夠的,可做家什的人多做了一張條桌便缺了一截。你看是否把井中立的那根木頭從井沿上鋸下來?”風顛忙說:“不可,不可,複活之木,不可傷害。讓我想想。”風顛一邊喝水,一邊瞅著一堆鋸末發愣。突然他說:“有了。你們連熬兩鍋牛皮膠水,再在地上挖一個尺五深、尺五寬、七八尺長的土坑,並在三麵都鋪上青磚。”大家不知何意,連忙按他的吩咐挖好了坑,鋪好了磚。

待膠水熬成時,風顛讓人將幹淨鋸末搬到坑邊。他一邊向坑內撒鋸末,一邊讓木工向鋸末上灑膠水,還讓幾個夥計手執木棒不停地攪拌。不一會兒膠水灑完了,地坑填滿了,風顛就讓人手提石杵不停地在上麵夯、砸,臨了還在上麵鋪一層磚,再壓滿巨石。此時,人們才知他是在用廢料製作膠合木。

兩天後,人們取出膠合木,水分已被青磚吸幹,一根比自生木還堅硬的人造木著實讓木工師傅及觀眾驚歎不已,口中不停地嘖嘖稱讚。

畫工們開始了對簷牙、鬥拱和梁柱的彩繪,雕塑匠也準備塑神像,就向風顛要圖紙,說:“塑什麼佛?有無圖紙?”風顛說:“山僧隻管修廟,不管塑佛,你們還是去問阿多事老僧吧。”塑師們便向老和尚要圖紙,老和尚說:“達摩庵的正殿當然要塑達摩祖師了。偏殿就塑土地、財神、送子娘娘吧,讓他們保佑西安人多子多福,福壽安康。至於獻殿,先隨你們去塑吧,塑成啥樣就是啥樣!”塑師們互相瞪眼,說:“從沒碰過這種怪事。”看著老和尚閉目靜養、昏昏欲睡的樣子,知道再問不出什麼結果,塑師們便分頭去塑。

在獻殿塑像的工匠們因無圖像就生氣地向插在蓮台寶座上的木樁、草粑上任意糊泥。不料剛塑起一像,泥巴便落了一地。大家以為泥稀了,重新加進膠土又塑,不料泥巴還是癱在台上,連續幾次總不成功。

廟堂落成了,風顛覺得大功告成,心中便舒展了許多。晚上在慈恩寺他用香湯沐浴後,換上董公舍賜的嶄新袈裟,然後靜坐打禪。到了半夜,風顛隻覺得渾身氣流湧動,氣往上衝,心中發熱發燥,一霎時一生所遇之事一股腦兒衝進腦海,猶如錢塘潮一樣洶湧澎湃。風顛意識到這是眾魔攻心,萬念叢生,如不緊緊把持,便有走火入魔之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