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娘娘見趙貴妃如此不懂禮節,打斷了趙貴妃的話語。

“是呢,太後選中的人肯定是萬裏挑一的,無論是容貌還是姿態白婕妤都是萬裏挑一的。”

白舒月聽皇後娘娘這麼一說,更是惶恐:“多謝皇後娘娘和趙貴妃謬讚,臣妾實在是愧不敢當。”

太後眼含笑意:“即是哀家為皇帝選中的嬪妃,自是德才皆備,白婕妤不必緊張。”

快坐到哀家身旁,讓哀家好好瞧瞧,白舒月此時隻覺得自己被架子火上烤,雖說太後為她撐腰,但是這也間接的給她拉來了仇恨啊!

皇後娘娘眼含笑意:“白婕妤快坐到太後身邊去。”

“多謝太後,皇後娘娘。”

“趙貴妃輕抿一口茶水,嘴角露出了一抹詭異的笑容。”

白舒月無奈,隻得坐過去。

“像,太像了。”太後連連說出此話,眾人紛紛疑惑。

“太後,白婕妤像誰呢?”皇後問道。

“像哀家的一位故人,不知是否是她的女兒,太後輕聲說著。”

皇後:“讓眾人先行散去吧,安已請,也該回各自的寢宮了,白婕妤留一下,哀家有話問你。”

“臣妾告退。”眾人紛紛退下。

你母親可是姓沈,名喚瓊華?太後問道。

“白舒月點頭,”臣妾冒昧問您一句:“您是否與臣妾母親相識?”

“何止是相識啊,你母親是哀家年少時曾經在宮外的一位故友。”

太後抬眸陷入了深深的回憶:“大概在20年前,哀家當時並未出閣,一心隻想著找尋自由,身邊不喜歡有丫鬟隨行,便時常偷偷溜出來。

我記得那是一個中秋之夜,當時我一心要去放孔明燈,據說中秋放孔明燈願望便會實現,我想盡辦法逃出府中,一是為了許願,二來也是為了出去看看,那時我年芳二十從未出過府,對外麵未知的一切充滿了好奇。

看著大街上熱鬧非凡,街上有賣麵具的,我為了不讓府上的丫鬟找到,戴上了麵具,與你母親買的那個麵具是一對,而好巧不巧的我倆遇上了。心想著既然在茫茫人海遇到了,還買了一樣的麵具,說明我們有緣分,正巧那日你母親也是孤身一人,我倆就一起遊船,看雜技表演,欣賞中秋月圓之夜的風景。等到亥時,我倆便一起去點去孔明燈,我那天許的願是:“希望一生自由自在,平安順遂。你母親許的願望是:“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我那時笑你母親許願很俗氣。”

從那次中秋之後我與你母親便經常約著出去遊玩,那時你母親已有心儀之人,我聽你母親說過他是位江湖中人,但我從始至終未曾與其謀麵。後來有一次我見你母親,她與我訴說著他對那位俠客的感情,說著他們之間的故事,我聽的津津有味,希望她早日嫁得良人。沒想到那是我於她最後一次見麵,之後未再見過你母親,去家中找她也是被拒之門外,後來聽說他嫁給了當時的達官顯貴,我並不知道是誰,直到前幾天選秀,名單上寫著太傅白靖安、沈瓊華之女,我才知道原來嫁的是他。

你母親一生希望嫁得良人,可她卻一生未能如願。

“我一生希望自由自在,不願做這籠中之鳥,可是卻被困在這高牆大院一輩子,人啊窮其一生追求的都不盡如意。”

三年一次的選秀,我本不會參加,隻是當我看到你母親的名字時,我有一絲撕心,希望你能入宮當選嬪妃,而我在有生之年又有機會能再與你母親相見,敘敘舊。

“人啊,總是越老越想回想以前,太後笑笑。”

你母親身體可還好?太後問道。

“回太後的話,我母親已於三年前去世。”

“太後很是驚訝,這不可能呀,她和我年齡相仿,怎麼可能呢?”

“回太後確實已經去世,因為嘮症,整日咳嗽不斷,最後吐血而亡。”

太後搖搖頭:“歎息一聲,哀家在宮外最後的念想都沒有了。”

說罷:“舒月你退下吧,哀家累了。”

“臣妾告退。”

“出了太和宮,舒月抬頭陽光直直照在臉上格外刺眼,她心裏覺得特別對不起太後,因為她騙了太後母親的死因,她怕太後知道入宮是為了爭得皇上恩寵,利用皇上的寵愛給母親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