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往事如煙(一)(1 / 2)

幽靜的陵園內古柏森森,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站在一座大型墓碑之前,黯然神傷。

墓碑之上書寫著一行大字:“8.15空難英靈之墓”。

落款處是某某航空公司挽立。

老人是國家體育總局射擊中心男子射箭隊的總教練鄒永昌,而這裏埋葬的英靈之中,就有他的得意弟子,三界奧運會的射箭冠軍楊鐸。

時光倒回到九年前,兩屆奧運會銀牌得主鄒永昌接任了射箭隊的總教頭。

這兩塊銀牌已經是中國射箭奧運史上的輝煌之筆了,比之當年劉翔勇奪百米跨欄冠軍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那象征著一個偉大的民族正逐步走向複興。但做為視射箭為生命,一生未娶的鄒永昌來說,銀牌就是失敗。

於是這位總教頭在自己上任之初,在案頭提了一行小聯:

華夏六藝,到如今雄風何在?

奧運百年,問何時我主沉浮!

在射箭訓練館內,周圍的牆上貼滿了中華曆史上著名的神箭手的畫像,有弧父、後羿、甘蠅、養由基、李廣、黃忠、花榮等等。

他要弟子們牢記,射藝,也是我們華夏的國術。將它發揚光大,是每一位射箭人的責任。

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生機勃勃。轉眼又到了奧運選拔的時候,弟子們的成績讓鄒永昌感到一種深深失落感。

每天清晨他都習慣先到後海跑步,然後再去訓練中心。

這一天,他正沿著後海公園的甬道一路小跑,此時一個卦攤出現在他的視線之中,向來不屑此道的他漸漸地放慢了腳步,緩緩走到卦攤前麵。

攤主是一個六旬多歲鶴發童顏的老者。

“老哥,你這卦靈不靈呀。”

“信則有,不信則無。靈與不靈,但憑天意。”老者不緊不慢的說道。

“那麻煩老兄為我算上一算吧。”

鄒永昌有病亂投醫,十分虔誠的說著。

心中卻自嘲的笑道,嗬嗬,到了火燒眉毛是時候了,自己居然我還有如此雅興。

老者取出一張紙,讓鄒永昌寫一個字。

鄒永昌思忖了片刻,在紙上寫了一個筆力遒勁的“射”字。

老人接過後端詳了半晌,在這個字旁寫了幾行蠅頭小字,然後交給鄒永昌,吩咐他回去再拆開來看。

鄒永昌將紙條放好,正要付卦資。隻聽老者喃喃說道:“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去吧去吧。”

老人一邊說著,一邊已經將卦攤收齊,蹣跚著消失在林蔭之中。

鄒永昌回味著老人這句話,不正是他此時的心態寫照麼,難道冥冥之中,真的有什麼所謂的天機在左右著芸芸眾生,他不禁感到一陣惶恐。

回到自己的宿舍,取出那張紙條,輕輕展開,隻見那個射字之旁寫著幾行謁語。

“當年懷玉歸太行,後世至今誰思量。若有癡心逐夢客,定得旭日耀東方。”

“懷玉,太行。”鄒永昌嘴裏喃喃的說道。忽然瘋了似地衝到書櫃旁,一個勁的翻騰,終於取出一本線裝書,正是他翻看了多少遍地楊家府演義。

在他心中,楊門一族英勇報國的精神,應該被每一位炎黃子孫所謹記,所效仿,才能真正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

他將書翻到第八卷最後一回,此回題目正是懷玉舉家上太行。

當晚,訓練歸來的鄒永昌徹夜未眠,終於下決心一定要去太行山中尋找一番。

第二天他便將訓練事宜托付給副總教練。自己乘車直奔太行山而去。

倒了幾趟車,終於到達太行山下,疲憊不堪的鄒永昌找了一間鄉村旅店住了下來。

一頭倒在床上,鄒永昌便沉沉睡去。

醒來時已是日上三竿。那股子衝動的激情也漸漸地冷卻了下來。八百裏太行,這莽莽深山林海,讓他到哪裏去找。

這時他欣喜的發現這家表麵簡陋的旅店居然還可以上網。連忙用帶來的筆記本接上網線,在一個著名網站中傳了一個帖:跪求楊懷玉舉家上太行的線路及大概居住方位。

其實這還是他跟隊裏的年輕人學來的,據說這叫什麼搜索。

果然不一會兒,就有一位署名稚子垂綸的網友上來侃侃而談,接著就有了一大堆的跟帖。

鄒永昌此時抱著心誠則靈的心態,按照這些帖子,歸納了一個大概方位,然後取出自己的帶來的弓箭和匕首就進了山。

他的老家就在東北的長白山中,所以對於山林並無陌生,也絲毫不懼。

就這樣鄒永昌將近五十歲的人在太行山中漫無目的的尋找著那渺茫的希望。

漸漸已是日薄西山,鄒永昌精疲力竭,踉蹌著走到一條寬闊的河邊,喝了幾口水,坐在草地上大口的喘著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