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楔子 留學歲月的最後一抹回憶(1 / 2)

修改是件很痛苦的事,要把原先的考慮好的思維斷開。收藏掉的厲害,隻好便修改邊傳了;各章節中有大改的,有部分刪節的,一般來講前麵多埋了些楔子,二十章後動的多起來。書友支持,--保佑。

從外人不會注意的一條小徑穿過一片樹林到河邊,眼前頓時豁然開朗,河對岸是大片的草地連著遠處回公寓的柏油小路。沿著河岸往不遠處的木橋走去,清澈的河水裏遊魚和水草曆曆可見,很早以前國內有一位著名的詩人也曾在這裏留學,便以此為題寫過一首膾炙人口的詩歌。

過橋後路邊有一個露天咖啡座兒,那個慈眉善目、卻又異常肥胖的老太太遠遠的見李青城過來,就先倒了杯綠茶放到邊角的一張桌子上。

高二時李青城從國內來到了英國,先讀了兩年預科過語言關,然後按父母的意願考取了這裏的商學院,讓經常和他在一起混的那幫國內來的那一幫人羨慕的眼紅。

到咖啡座跟前先習慣性的取了兩份兒報紙,在放綠茶的桌邊坐下,遞給老太太一張鈔票結帳,然後端起杯子輕啜幾口,拿起報紙隨便的翻看幾眼沒什麼感興趣的,扔掉後看下時間,雙區時的表盤,現在是國內的八點來鍾,就掏出手機打了過去。

媽媽衛秀雪正好剛起床,正準備吃飯,也沒什麼事隻是報個平安,閑話幾句順口問父親幹什麼呢,衛秀雪講最近鋼廠裏的事比較忙,去北京跑關係已經有半個多月沒回來了,接著就歎口氣,催李青城暑假時早點兒回去。

李青城心中苦笑,開學剛兩個多月,到放暑假還得有段兒時間呢,支吾著答應了,又說幾句,衛秀雪還是囑咐他幾句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就把電話掛了。

家裏現在的情況李青城倒知道一些,這兩年父親一直籌備在沿海的地方再開一家新廠,縣裏老廠日常的事務已基本上不管,就一門心思在外麵跑各方麵的關係和手續,母親也隻得跟著離開了鎮子上的老家搬到了省城,以方便父親四處跑動,但實際上兩人在一起的時間還是很少。

搬家後李青城回過兩次那個省城的新家,四、五畝的園子,三層、上千平米的樓房,除了幾個用人,離開了老家的親朋好友,母親就再沒有一個熟人可以說話了,現在想起來可不就跟座監獄一樣。李青城是父母的獨子,也是諾大家業的唯一繼承人,現在商讀科就是按照父母的規劃為了給將來接班鋪路的。

不知不覺中太陽開始偏西,“啪嗒”一聲,一個鬆塔落在跟前又滾開,抬頭要找路邊鬆樹上淘氣的鬆鼠,卻瞥見遠處草地的邊上李費容正在向這裏搖頭晃腦的揮動著拳頭,他的身後則停著一個小型的車隊,路虎、奔馳和一輛看不出品牌的敞棚小跑,紮眼的是邊上還跟著兩輛公路賽摩托,每個車手後麵都帶著個女伴兒,騎在上麵的兩人就跟趴著摞在一起似的。

今天是周末,李費容早就打電話過來約好,要和那幫一起混過的狐朋狗友們從倫敦過來,去自家的喬治莊園玩耍。

看下表他們比約定的時間早了一個多小時,看來真是無所事事,比自己過的舒服多了,李青城起身準備過去時兜裏的手機響起來,拿出來按了接聽鍵歪著脖子夾住,一麵收拾桌上的零錢、報紙,聽到是李費容的聲音,隔著百十米的距離,看他手舞足蹈,風中和耳機裏一起傳出叫喊:“老大,我們弄到了一條專供阿拉伯富豪吃的羊肉,還有姐兒們準備露一手,得早點兒過去”。

僑治古堡最早是喬治伯爵家族名下的產業,有幾百年的曆史了,後來曆經轉買、改建,現在有幾百公頃的土地,園林、馬場、酒窯、遊泳池、私人機場等齊備,在英國是排位前十名的物業,幾年前風靡大陸的一部台灣言情電視劇在此取景,從而使它以風情奢靡、浪漫聞名於國內。

讓李青城沒想到的是過了不久父親便出手使它變成了自家名下的產業,當時在國內和英倫都引起了不小的轟動,國內主流媒體對此的評價是富豪揮霍無度,英國的媒體則驚呼來自東方帝國的進攻,李費容講這是在為八國聯軍火燒圓明圓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