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百裏寡婦,毒蛇林(1 / 3)

雪蚣山外四百裏,一處相思小巧鎮,

德衡構建亭台閣,公輸鋪設渠路橋,

又有陰柳荷塘水,流進千家百戶坊。

相思鎮位處水陸交通要道,雖是小鎮,卻也車水馬龍甚是熱鬧。

相思鎮牌門外有一株千年闊葉榕,其枝骨繁盛,葉脈遮天。一日,闊葉榕下搭起了兩處講台,分別有一僧一道於座台上宣講。人問:“何為道?”道說:“道為始,始為嬰孩!”人問:“為何有道?”道說:“無道則無始,無始則無嬰孩,無嬰孩則無眾生!是以有道”人問:“何為佛?”僧說:“佛乃現在,過去,未來!”人問:“為何有佛?”僧說:“無佛則無三世,無三世則無眾生,是以有佛!”

此時,一男一女蹦跳上宣講台,男的姓蔡名武德,年十七,女的姓蔡名武萍,年十六。蔡武萍一腳踹倒僧人說道:“佛說,佛以百相入世度化眾生,我便是其中一相,而今要度化你,你受不受度化?”僧人自吟道:“善男子、善女子,聞是地藏菩薩摩訶薩旨,或合掌,或讚歎,或作禮,或戀慕,是人超越三十劫罪。”蔡武萍扔出一口黴臭黑餅說道:“我佛現在要度化你吃了這口餅,你吃是不吃!你若不吃就是不受度化,不信佛法。”僧人摸起黴餅滋味吃道,口中隱隱有辭:“佛門朝眾開,歲有度人來”蔡武萍捊著僧人眉須笑道:“姑娘日後就借用這法台了,若再見你,嗬嗬,可是要拔眉毛的哦!”蔡武德與蔡武萍一個性子,他一把扒光道人的道袍,又扯了根藤蔓將道人懸吊在半空,待一切完畢,看向蔡武萍,一齊大笑了起來。蔡武萍說道:“最討厭這些個故作玄虛的家夥了!自己被蒙了不打緊,竟還出來禍害鄉裏人,真真可惡!”蔡武德和著說道:“就是,就是,他們就是欠揍,妹妹看這道士,像不像戲裏的小醜?”蔡武萍拍手兒笑道:“像極了,嗬嗬,這個滑稽樣兒真真像極了戲裏的小醜呢!”蔡武德說道:“好了,咱們也別緊顧著玩了,得緊快請來姑姑,別讓父親著急了才是。”蔡武萍箍緊臉,點了點頭,跟著蔡武德往姑姑住處去,蔡武萍說道:“姑姑做的蜜棗可好吃了,這回一定要爹爹多留姑姑住些日子,然後,給我做這麼多,這麼多,一大壇子蜜棗!”蔡武德笑道:“瞧把咱家這隻貓給饞的!”蔡武萍不樂意道:“哼,哥哥說誰是貓呢?”話才出口,又想起了被捉弄的和尚道士,於是忍俊不禁笑了起來。蔡武德看妹妹樣子好笑也跟著笑了起來。

鎮子東邊五裏有一處小庵,名為“靜心庵”庵內隻有一個中年尼姑。此時小庵四周圍了一夥人,當首一中年大漢喝道:“百裏寡婦,老朋來了,也不出來相見嗎?”百裏寡婦亦大聲喝道:“往消塵事,貧尼已不願再提,施主請回吧!”中年大漢又喝道:“主人有言,請百裏寡婦一聚”百裏寡婦哀喝道:“事隔十六年,他還是耿耿於懷,還是不肯放過於我!”中年大漢催促道:“請!”“請”字過後良久,庵內卻無動靜,中年漢子又喝一聲:“請吧!”庵內隻是一片死寂。中年大漢下令:“進去,這婆娘善於攻毒。”受令,幾個大漢以刀劍開路,攻入庵內,隻見一尼姑背對著自己,像在與壁畫上的普廣菩薩念經,眾人又叫喝半天,見沒有回應,便靠上前去,隻見百裏寡婦麵色青黑,唇瓣蒼白,顯然已經中毒身亡,再以指背去探,卻是沒有氣息。中年大漢麵露猶豫之色,才不久就果斷將小庵四下引起燒火,看著火旺,才與眾人離去。卻說蔡家兄妹來找姑姑,遠遠見得烏煙衝天,知是姑姑住處,怕是出事,二人急急運起腳力趕了過來,途中正遇著中年大漢一夥,又見他們一臉惡相,心中就有了猜測,於是腳步更快,說著就到了小庵。隻見火光滔天,庵門已有鬆動,蔡武德心一狠就衝進庵內,在那火星橫飛中找到百裏寡婦抱了出來,蔡武萍接過二人,瞧著姑姑麵色青黑,唇瓣斑白,再往鼻孔一探,蹬時嚎啕大哭,淚雨傾盤,蔡武德看罷,亦是淚雨橫飛,嘶聲痛嚎,直哭得頭暈腦脹,將近黃昏,二人才起了身,將姑姑抱往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