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年更堯的隊伍就回到了城內,一路上熱鬧非凡,百姓站在街道兩旁,都要為年更堯大獲全勝,為之歡呼呐喊。
年更堯看著百姓都在為打勝仗,歡迎著自己的歸來,百姓臉上的笑容,讓年更堯的內心深處,有些欣慰,在想想妹妹剛才的話,做一個退隱山林的百姓生活,也會很快樂。
隻見文武百官,還有皇上早早地就在迎接年更堯的凱旋歸來,場麵相當的隆重。
“臣年更堯參見皇上,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年更堯行了跪拜大禮,此刻也沒有佩戴兵器。
皇上看了一眼身邊的蘇培盛,蘇培盛也點頭看了一眼皇上。
因為每次年更堯覲見皇上之時,都是佩戴兵器,還穿著盔甲,雖然皇上很有意見,但又不好說什麼,這次年更堯沒有穿盔甲,也沒有佩戴兵器,讓皇上和文武大臣都感覺到很意外。
皇上高興的說道:“年大將軍快免禮吧,蘇培盛快給年大將軍賜坐吧,朕要好好賞賜年大將軍。”
年更堯並沒有起身,低著頭說道:“皇上賜坐就不必了,於理不合,臣此次邊關大勝,全靠這十幾萬將士的有勇有謀,忠肝義膽,皇上該賞賜這十幾萬的將士們。”
年更堯話音剛落,整個大殿都議論紛紛,都不敢相信年更堯會說出此話。
皇上胤禛也感覺到很意外。
“皇上,臣此次大獲全勝,邊關戰士結束,相信有皇上庇佑,天下太平,在不會有戰爭,臣請辭,交出兵權,告老還鄉,歸隱山林,想安穩的度過後半生,請皇上批準。”
此刻大殿上鴉雀無聲,皇上也很是驚訝的表情看著年更堯。
片刻,年更堯再次說道:“請皇上同意臣告老還鄉。”
這時皇上才緩過神來,看著台下的年更堯,有點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年更堯請辭。
蘇培盛看著皇上,輕聲的說道:“皇上,年大將軍交出兵權,這正合皇上的意了,那安排的人,奴才這就撤了吧。”
皇上點了點頭,蘇培盛就出去了,實則皇上早就安排了大內高手在宮中,如果年更堯不交出兵權,怕是不能活著離開了,可沒有想到的是,年更堯主動交出了兵權,這是讓皇上都沒有預料到的事情。
皇上故意說道:“年大將軍這是為何啊?朕還要好好犒賞年大將軍啊,為何要歸隱那?”
年更堯再次說道:“臣年紀大了,還是一屆武夫,怕是幫不到皇上了,這些年久經沙場,也想歸隱山林,做一個平民百姓的生活,安穩的度過餘生,請皇上批準?”
皇上嚴肅的看著年更堯說道:“既然年大將軍去意已決,那朕就準了,那朕賞賜的金銀珠寶,定然要收下的。”
“請皇上恕罪,這些金銀珠寶,臣想發給隨軍打仗的將士們,沒有他們,就沒有百姓和平的生活。”年更堯大聲的說道。
此刻的皇上目光都灑落在年更堯的身上,發現年更堯變了,不僅交出兵權,就連賞賜都不要了。
“好,朕就準了,就把這些銀兩犒賞三軍將士們,年更堯是我朝功臣,今晚宮內設宴,文武百官為年更堯慶功。”皇上胤禛大聲的說道。
年更堯從懷裏掏出兵符,交了出來,蘇培盛小心翼翼地呈了上來,此刻皇上的心也落了底,不費吹灰之力,兩全其美。
台下的大臣議論紛紛,都覺得此舉不是年更堯的做事風格,就連皇上也感覺到很是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