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們很快便察覺到了異常,因為主要功臣“攻城車”士兵不僅沒有歡呼,反而呆若木雞站在原地。
就連其後方準備衝進城內的士兵也躊躇不前,並且臉上滿是恐怖之色。
此時雁門城內響起密集戰鼓聲,隨後一隊隊重裝騎兵殺將出來,“劉”字大旗迎風招展,在烈日下顯得格外醒目。
所有阻擋在重裝騎兵路線上的鮮卑族士兵全部化成碎塊,漫天血雨隨風飄散。
“司馬懿不是說楚王在宛城,並州空虛,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取之。”
重裝騎兵已經成為代表劉協的身份“標誌”,柯比能惡狠狠的盯著李儒。
後者則是雙目空洞看向雁門淵源不斷衝出的士兵,禁不住呢喃自語“完了,全完了。”
“廢物!”
看到他的樣子,柯比能調轉馬頭向後狂奔,壓根兒沒有同楚軍正麵作戰的想法。雁門各處城門全部大開,早就蓄勢待發的楚軍按照計劃將戰場分割。
許多鮮卑族士兵還沒有搞清楚狀況便成了刀下鬼。
類似柯比能第一時間作出反應的鮮卑族士兵,僥幸逃出楚軍的包圍圈,他們頭都不敢回,玩命抽打胯下戰馬,隻想早日回到代郡。
而身處包圍圈之內的鮮卑族士兵則是驚慌失措,因為情勢轉變的實在太快,讓他們無所適從。
就在前一秒,本方還在熱火朝天的攻城,並且眼看勝利在望。
可是突然之間,數不清的楚軍出現在麵前,將他們分割包圍。
不僅士兵們猝不及防,就連統兵將領們也沒回過神來。
所以戰鬥很快便進入一邊倒的狀態。
鮮卑士兵根本沒有戰鬥欲望,隻想奪路而逃。
戰鬥整整持續兩天方才結束,這主要是因為劉協並不打算接收俘虜。
不少楚軍士兵長刀都砍卷了刃。
此戰共斬殺鮮卑族九萬餘人,隻有柯比能和不到萬人殘部逃走。
“張飛。”
“末將在。”
“命你統軍三萬追擊柯比能,收複代郡、漁陽郡、遼西郡。”
“得令。”
如此大好形勢,劉協怎麼可能不善加利用。
“其餘諸將隨我進攻涿郡。”
並州威脅一旦解除,劉協兵鋒直指冀州。
而此時消息並未擴散,北宮伯玉還信心滿滿攻打金城。
雖然覺得楚軍防守異常頑強,但隻要想到隻要邁過這道關口,整個涼州便向他敞開了懷抱,便覺得渾身燥熱難安,不斷催促士兵繼續攻擊。
“文遠,主公傳來的戰報。”
高順臉上沒有任何情緒變化。
“鮮卑族大部被消滅在雁門城下,隻有柯比能和少量士兵僥幸突圍。”
張遼則是麵露喜色。
“我們是不是發動反擊?”
張遼是鎮守涼州的主將,高順向他請示下一步的指令。
“不著急,等到主公大捷消息傳來,我們再全麵反攻。”
“好主意,估計到時北宮伯玉已經嚇破了膽,根本沒有心思抵抗。”
“我軍雖然占據優勢,但羌族畢竟有十萬之眾,能夠減少士兵傷亡,是咱們必須要考慮的事。”
“隻是這麼一來,會不會耽誤救援長安的行動。”
按照劉協原有計劃,張遼軍在戰勝羌族軍後,要迅速南下長安,同劉璝所部圍殲夏侯淵。
“我軍距離長安太遠,而宛城、江陵、長安、漢中都互為犄角之勢,曹軍根本無法撼動我軍防線。”
“主公命令我等支援長安,本就是以備萬一的後手。”
“而隻需要拖延一周,等待主公大勝鮮卑族的消息擴散,必能重創羌族士氣,我軍也能輕鬆取勝。”
“兩者比較,自然選擇後者。”
張遼則是耐心向高順解釋。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支持你。”
高順則是讚同張遼修改劉協的計劃。
果然如張遼判斷那樣,當聽聞劉協出現在雁門,鮮卑族幾乎全軍覆沒,北宮伯玉隻有一個念頭——“跑”。
可是羌族剛拔寨而去,金城所有城門大開,楚軍主動出城尋求決戰。
北宮伯玉看到對方的陣容,更加堅定了逃跑的決心。
“這分明就是楚軍主力!”
他不禁在心中暗罵,怎麼就信了司馬家的鬼話,覺得有機可乘。
要知道司馬家和劉協爭鬥這麼多年,從來沒有占到過半點兒便宜。
北宮伯玉一邊詛咒司馬家一邊加快速度逃離戰場,他此時已經顧不上廣大族人。羌族成功逃走三萬餘人,剩下全部喪生在金城。
捷報頻傳,也令楚王領地百姓與有榮焉,大家奔走相告,興奮分享彼此的喜悅。而身處造船廠的蔡瑁再也經不住刺激,一口濃痰堵在咽喉,上不去下不來,就此一命嗚呼。
許昌。
曹操麵色鐵青的盯著站在殿中的司馬懿,他此時已經發覺對方是個“贗品”。
雖然外貌和司馬懿一模一樣,幾乎找不到破綻,但氣質上卻相差甚遠。
曹操也懶得和他廢話,直接命人將他拖出去剁成肉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