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不知其時,鴻蒙未判,謂之冥古。末,先後有鯤魚、鵬鳥出,作亂於世間而生靈塗炭。遂,天地崩碎。
是以有一異人出,名媧,又號皇,故稱之媧皇氏。媧皇氏者,女媧氏族始祖也。女媧氏族,奉大神女媧而自詡得其神脈者也。時以有一奇人助之,名羲,亦號皇,謂之羲皇氏。羲皇氏者,伏羲氏族始祖也,其族亦複如是女媧族者也。後,媧皇氏戰鯤魚於北海,斬之,再戰鵬鳥於渤海,封之。又仿大神女媧而補天,遂修複天地,而四方有定。其間,得羲皇助而立神宗,率諸大能而維天地之秩序,大善也。未幾,行造人大德之事,成,不知所終,是以有羲皇氏得掌神宗。
久之,亦難言其時,可謂之太古。嚐,有一道人於西昆侖講道。其人自號鴻鈞,曆三千年方止講,傳大法而立道門。繼而又有阿彌陀佛發四萬八千宏願,當有極樂佛國顯現,而無上法門成,佛門以是出。遂神道佛三家現而爭鬥始。
當是時也,羲皇氏久不見其蹤而有太巫、少覡、有巢三氏共掌神宗。後,有巢氏驅太巫、少覡而獨尊。久之,而傳位於大庭氏,遂太古紀年以神宗始末而記之。自有巢氏起,凡曆十氏而終。大庭後有義和,複而又有渾沌氏。渾沌氏傳柏皇,柏皇傳燧人,燧人複傳女希。女希沒而有朱襄,朱襄後曆葛天、神農而太古止。時值太古末,諸方爭鬥而使天地複敗,裂為五方。其間,又有諸多有靈之物修就大能,采神佛道三家之長,破神宗而出,自立門牆,是為妖者也。
而天地以有五方者,至中為中洲,絕大於世,方圓不知幾萬萬裏也。周有四大部洲,由十州四島而成。東越東海,名曰東勝神洲,分長、生二州,又化蓬萊、方丈、瀛洲、岱輿、員嶠五島。西海之西,謂之西牛賀洲,有三州也,謂之祖、流、元。北海向北,是為北俱蘆洲,南為聚窟州,東北為玄州。南海之濱,有南部瞻洲,複有三地也,一曰鳳鱗州,二曰炎州,三曰德州。
太古之後,是謂上古。上古以有亂者無數。初,佛門中有曲解真義而叛教者,結合神道妙法,化為魔門。未幾,鬼者參佛而破道門出,與妖魔二者盟,又以三宗之不和而日漸壯大。
上古紀年者亦複如是神宗者,自神農沒而始,凡曆二十一主而上古止。神農後而未傳,太昊首當奪位而尊之,後敗於其弟而少昊尊之。繼而又有少昊複敗於少典而少典尊之。少典傳位於炎帝,炎帝敗於太昊而太昊複尊之。其後久不見太昊蹤而炎帝複尊之。
炎帝嚐與公孫軒轅戰,敗而尊其為黃帝。黃帝後有玄囂,其沒而傳顓頊,顓頊傳位帝嚳,帝嚳複傳堯。堯後曆舜、禹,又複曆啟、鴻、羲、己摯、均、青陽、契、乙、魁九帝而夏出,遂上古止。嚐有三皇之說,謂之神農、炎帝、黃帝。又有五帝之說,謂之顓頊、帝嚳、堯、舜、禹。
時值上古末,神宗已衰,自帝禹後而無力尊於天下。遂以有道門以莫大勢力出,意欲效法太古,與神宗重立天地人三皇,威壓天地。又有道門大能東王公演化元始二氣,以九清之氣開辟三十三天界而立之上古天庭。故,有道門代神宗而掌天地之正統,其勢盛極也。
至於道門所謂之三皇者,乃天皇少昊,地皇少典,人皇帝啟。後,啟複出而立夏,上古終止。
————————————————————————————————————<殘章·開篇>
自古以來,能脫天地者,唯神佛道三家也。
嚐有五古之說,一曰冥古,二曰太古,三曰上古,四曰中古,五曰近古。
冥古者,有媧皇、羲皇率諸大能而立神宗。後,媧皇氏斬鯤魚,封鵬鳥,施補天之術,四方大定。其又行造人大德之事,遂不知所終。羲皇氏得以掌神宗而教化諸方生靈。
太古者,鴻鈞立道門,阿彌陀佛化佛門,神宗羲皇氏失蹤。三家爭鬥以致天地崩碎,化為五方。後有妖者采神道佛三宗之長,破神宗而出,自立門牆。
上古者,佛門中有大能曲解佛之真義而演化魔門,又有鬼道破道門而出。上古末,神宗衰敗,自帝禹後,再也無力掌握中州。道門與神宗重定立三皇,開辟三十三天界,建立上古天庭,其勢盛極也。
中古者,其有二事也,一曰封神,二曰百家爭鳴。
中古自帝啟立大夏而始。又不知多少年歲,大商出而滅大夏。適有神宗漸隱,道門四分,道闡截玄,四教並立。當此之時,截教為最,道教為末。然,少頃,有諸多大能以奇巧淫技而取偏方,又以八百旁門三千左道而破截教出,自成一脈,是為旁門左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