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史料記載:當仁宗死亡的消息傳出後,“京師罷市巷哭,數日不絕,雖乞丐與小兒,皆焚紙錢哭於大內之前”;當他的死訊傳到洛陽時,市民們也自動停市哀悼,焚燒紙錢的煙霧飄滿了洛陽城的上空,以致“天日無光”。他的死甚至影響到了偏遠的山區,當時有一位官員前往四川出差,路經劍閣,看見山溝裏的婦女們也頭戴紙糊的孝帽哀悼皇帝的駕崩。當訃告送達遼國時,大遼的皇帝也十分難過,將仁宗送給他的禦衣“葬為衣冠塚”,歲歲祭奠。
這些題外話就不多說了,也請大大們不要對本書內容進行考證,權當娛樂耳!
宋仁宗將兵士請起,帶著宮內侍衛及那守將徑向秘室之地走去。
走完一段狹長的通道,一道鐵門展現在幾人眼前。鐵門上鑄著一條作勢欲飛的巨龍。而那門給人的感覺相當厚重,絕非輕易可以開啟的。
這裏的秘室隻有皇帝才能開啟,所以也無須擔心其他人能進去。當然對修真者就又當別論了。
宋仁宗走到秘室門前,從懷裏取出一把鑰匙,將那用萬年寒鐵製成,重達千均的門鎖打開,再用手將門上龍頭的兩粒龍目向內一按。隻聽“嘎……嘎”兩聲沉重的聲音響起。秘室慢慢地圳出了他的神秘!
一束耀眼的金光從慢慢開啟的門縫裏露了出來,讓眾人眼前一花。
啊!
眾人心裏暗呼,沒想到這裏竟然聚集也如此之多的金銀珠寶。百丈寬兩丈高的石室裏,竟是堆得高及室頂的金錠、古玩奇珍、名家墨寶及字畫。然而宋仁宗對這些都不屑一顧,隨著中間留下過路的通道向石室內走去。
通道的盡頭,有一段幾丈長的空空的過道,過道兩旁邊各有三道石門。想來,那裏麵還有更珍貴的寶物在裏麵放著的吧。
宋仁宗開啟了左邊的第一間。這裏麵放的是一些刀劍兵器之類。站在門口的守將和侍衛頭領隻隨意瞥了裏麵一眼,心裏就一陣驚歎。原來,這裏麵的全是自古以來的名家名器,諸如巨闕、幹將、魚腸等都在裏麵比較顯眼的位置。
宋仁宗翻了一下,沒有發現無影所說的寶鏡。隨意取了兩把劍遞給地守將和侍衛頭領:“你們都身居要職,有了寶劍利器可如虎添翼,為我大宋立下軍功。這兩柄劍就送予你們了,希望你們不要辜負了朕一番心意!”
二人忍住心裏的狂喜,恭敬地脆伏於地下:“謝皇上厚賜,臣定不負聖恩,為我大宋赴湯蹈火!為皇上上刀山下油鍋也在所不惜!”
宋仁宗繼續開啟了左邊第二道石門。這裏麵放置地剛是一些奇藥靈丹,其他別無他物。
左邊第三章和右邊第一間宋仁宗根本看也沒看,直接向右邊第二道石門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