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彥發現自己要走出去怎麼都無法繞開張一鬆父子,張一鬆父子成為他的絆腳石是遲早的事,他也有想過不在大同府落戶入籍,但是這樣做的風險實在太大了。
在明朝百裏之內可以自由行走,百裏之外的地方就需要路引官憑,上麵會寫清楚你到哪裏去幹什麼,有官府的印簽花押,很難造假,沒有那東西穿州過府的時候,隻要稍遇盤查就會露餡,隨身有戶帖,家世清白的原路遣返回去,沒有戶帖說不清來路的,直接充軍算是優待,按個江洋大盜的名號直接砍了找官府領賞錢是常有的事兒。
別無選擇,避無可避的時候,陸彥不會任由張一鬆父子阻擋自己的腳步,說不準就要較量一番,在陸彥做出決定的那一刻,他首先想到了劉道元,和張一鬆父子較勁兒之前必須得到劉老道的首肯,最好是能拉著劉老道入夥。
劉老道就住在西山,算起來還是三個人的師傅,一身藝業十分了得,以前劉老道多有阻撓是根本不看好三人,害怕三個人毛毛躁躁的惹怒了張一鬆父子招致殺身之禍,之所以出言警告陸彥,也是怕他不分輕重惹出事端。
陸彥相信隻要自己拿出能讓劉老道信服的東西,劉老道會重新考慮的,陸彥整整一天的時間都在思考,考慮了很多事情,還做了各個方麵的對比,當這一切在陸彥心裏有了清晰的認識後,陸彥勾起了嘴角。
陸彥去了劉老道靜修的竹樓,劉老道的竹樓在接近山頂的位置,其他人大多住在山腰位置,有點兒離群索居的意思。
樁子和山貓兒被陸彥派出去打獵了,必須獵到幾隻讓陸彥滿意的獵物才行,幾天了還沒有回來,所以陸彥獨自一個人上山了。
陸彥進門的時候,劉老道在蒲團上盤膝坐著,神色十分不善,陸彥表情沒有變化,拱手恭恭敬敬行了一禮。
劉老道沒讓陸彥就坐,陸彥就這麼站在劉老道麵前,這樣過了片刻,劉老道才幽幽說道:“這就是你當初答應老道的?”
陸彥不直接答話,笑著說道:“老仙長何不聽聽小子的算計,真有一些可能也說不準,老仙長聽完之後,依然覺得不可行,小子給老仙長磕頭賠罪。”
劉老道沒有回絕,也沒有答應,他最近一直在苦惱,半部道藏都快被他翻爛了,還是無法說服自己相信陸彥身上發生的一切,對未知的神秘,人類本能的產生畏懼心理,這是劉老道一開始沒有和陸彥多接觸的原因。
隨後他一邊翻閱道藏,一邊暗暗觀察陸彥,發現他除了行為舉止有時候有些古怪外,其實與常人無異,於是好奇探索的心理開始占據了主導,這種千載難逢的機會不是誰都能遇到的,劉老道不認為自己可以參透天璣,但是在機會麵前什麼都不做,又有點兒不甘心。
陸彥的舉止一直落在劉老道眼裏,陸彥做的飯菜劉老道甚至都有嚐過,隱匿行藏對於劉老道來說不是很難,陸彥他們一直沒有發覺罷了。
劉老道沒有說話,陸彥接著說道:“大同府除了張家是大家族外,我想一定還有比如周家,李家,王家等一些其他的大家族,為什麼要在一棵樹上吊死?而且這棵樹還種在張一鬆父子的園子裏。”
陸彥說到這裏一頓,目光注視著劉老道,劉老道聞言神色動了一下,示意陸彥繼續說下去。
陸彥暗暗鬆了一口氣,劉老道沒有把他掃地出門,就是有興趣聽下去,對於說服劉老道的把握又增加了幾分,陸彥振了振聲音,向劉老道謙遜的說道:“小子年齡未及弱冠,閱曆見識十分淺薄,難及老仙長萬一,且對寨子內外的情況不是很了解,有些地方算計的不夠周全,或者不詳不實,還請老仙長邊聽邊多多提點。”
陸彥給夠了劉老道麵子,劉老道也不好一直端著架子,很有風範的點了點頭。
陸彥鼓動三寸不爛之舌,侃侃而談,劉老道剛開始一副前輩提點後輩的姿態,不時插上幾句話,陸彥都會做出恍然大悟的受教表情,一番馬屁恭維之後,劉老道往往在心裏要沾沾自喜半天,氣氛不知不覺間緩和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