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 少年英雄趙子龍(1 / 2)

東漢末年,宦官當權霍亂天下,加上天災不斷,人禍連連,終致黃巾起義。席卷天下的黃巾起義被官兵與各路義軍強力鎮壓後,老皇帝身隕,少帝上位,外戚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爭權,結果兩敗俱傷。

西涼刺史董卓趁機進兵京師,驅逐袁紹等人,滅丁原收呂布,廢少帝立獻帝,並毒死少帝,專權朝野。曹操刺董卓失敗後出逃,聯合十八路諸侯奉袁紹為主,討伐董卓。

董卓戰敗後火燒洛陽,遷都長安。孫堅在洛陽廢墟中得了玉璽後偷偷退走,曹操與袁紹也不歡而散,盟軍終告瓦解,軍閥開始混戰。

卻說袁紹回到大本營河內,兵將雖多,但糧草缺少,隻能寄人籬下靠冀州牧韓馥遣人送糧以資其軍用。袁紹自然不甘如此,與手下謀士逢紀一番合計後,果斷決定,要計賺冀州。

於是袁紹先暗中遣人約幽州公孫瓚一起攻打冀州,說好打下後兩家平分。然後又偷偷通知韓馥,言公孫瓚率兵要去攻打。韓馥自知難敵公孫瓚,又仰慕袁紹的聲望,於是不顧屬下的反對,將冀州拱手讓與袁紹。

公孫瓚得知袁紹輕而易舉得到冀州後,派弟弟公孫越去見袁紹,索要屬於自己的一半。結果袁紹派人裝作董卓兵將,半路截殺公孫越。公孫瓚於是大怒,起兵攻打袁紹。

袁紹知公孫瓚兵至,亦領軍出擊,兩軍會於磐河之上。袁紹軍在河東,公孫瓚軍在河西。公孫瓚立馬橋上,大聲喝罵:“無恥背義之徒,何敢如此!”

袁紹策馬來到橋邊,指著公孫瓚說道:“韓馥無才,自願將冀州讓給我,與你何幹?”

公孫瓚道:“昔日以為你忠義,大家才推舉你為盟主,共同攻打叛賊董卓。今日你所作所為,真是狼心狗肺之人,有何麵目立於世上!”

袁紹大怒,喝道:“誰可擒他?”

左右閃出二將,一黑一白,威猛無比。白的乃是大將文醜,萬人之中取敵將首級如探囊取物。黑得乃是顏良,武力更是比文醜稍勝一籌。

袁紹見顏良文醜齊出,心大為滿意,點頭命二將率眾擊殺公孫瓚。

文醜一馬當先,搶先挺槍刺向橋上的公孫瓚。

公孫瓚與文醜交戰十餘合,抵擋不住,敗陣而走。文醜趁勢追趕。公孫瓚回歸軍陣中,文醜飛馬追來,往來衝突,無人可擋。

這時,公孫瓚麾下四員健將一擁而上,夾擊文醜。卻被文醜一槍刺死一人,其餘三人直接嚇退。文醜哈哈一笑,策馬直追驚魂未卜的公孫瓚。公孫瓚見另外一邊顏良率眾殺來,顧不上指揮軍隊,丟盔棄甲奪路而逃,望山穀而去。

文醜急追而至,大喝道:“公孫瓚,快下馬受降!”

公孫瓚披頭散發縱馬狂奔,爬上一座山坡後,馬失前蹄,翻身跌落坡下。文醜急忙追上,提槍來刺。公孫瓚大吼一聲“吾命休矣”,閉目等死。

正在這時,忽聞一個略顯稚嫩的聲音在不遠處響起,大喝道:“賊子敢殺白馬將軍,先吃我一槍!”

話音剛落,文醜還未來得及打量來人,就覺得渾身上下被殺氣籠罩,冰寒的銀色槍頭不斷刺來,快如雷電,令人幾乎無法招架。

公孫瓚這才睜開雙眼,打量救下自己的恩公。

原來那是個英氣逼人的少年將軍:身高八尺,濃眉大眼,相貌堂堂,威風凜凜。手中一杆銀白色長槍舞作龍蛇,快若迅雷,迫得文醜這般猛將落入下風後都無法扳回。身上銀白色鎧甲在陽光下更顯其身材矯健,令人不得不暗讚:“好一個少年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