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後記:我這樣的女子(1 / 2)

2008年之前,我隻有一個名字——王果。那個時候,我是個別人眼中的幸福女人,老公事業有成,孩子有爺奶幫忙照料,我每天除了購物、精心裝扮自己就是沉溺於麻壇,這也許就是以前我所向往的日子。然而,我卻是那樣實實在在地不快樂,虛無,茫然,心裏時常有荒草在瘋長,一個女人一生中最明豔靚麗的青春歲月幾乎全部消耗在辛苦掙錢和懷孕生子的煩瑣裏,以後,在這以後我要逐漸老去的日子裏,難道我就要這樣度過?難道這就是當初我所夢想到的生活模式?不,不,我在心底裏喊,我不要這樣,不能這樣,絕不這樣……我在我的下一部長篇小說裏寫出我的感受:一個人最可悲的是,在你覺得不幸福的時候,你正置身於別人羨慕的幸福中,而且你幾乎無法找出一個可以拿到桌麵上堂而皇之來證明的理由,你覺得這樣的人可悲嗎?

女人愛男人隻要這個男人足夠愛自己,可男人愛女人得要這個女人值得自己來愛。所以做女人要努力,要在自己身上努力,修煉他不如修煉你自己——與我心有戚戚焉。

我是一個優點甚少缺點甚多的女人,虛榮,嬌氣,好高騖遠,不能幹卻總野心勃勃,對美的追求有超出常人的執著,對物質的鍾愛有與生俱來的狂熱……一句話,作為女人所有該有和不該有的庸俗我都有。如果還有一點優點的話,那就是我對文學的愛好。從初中開始,我就在嚐試寫小說,然後師範、教育學院,我的文章在班裏從來都是當做範文來念的,“成為作家”一直是我心裏澎湃洶湧的誌向。後來,生活的壓力和瑣碎,身不由己的無奈和悵惘,在時間驚心動魄的飛馳中,文學,在我心裏逐漸變成為一個縹緲,恍惚,親切,卻可望不可及的心酸夢想。

2008年10月份,我無意中聽一個朋友說在新浪注冊博客可以發表文章,我動心了。在此之前,我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電腦盲。我點擊注冊,選了好多名字,均有人占有,嬡愛,是不耐煩中隨便打出的字,字麵上沒有任何意義,而因為第一個“嬡”(音同“愛”),與名媛的“嬡”,表麵上相差無幾,為此,當初對朋友介紹的時候,總要費些口舌。不過,我還是喜歡嬡愛這個名字,有“女氣”,還有點嬌滴滴的樣子,不像“王果”兩個字那樣幹脆利落毫無懸念。從此,在嬡愛的頭銜下,我寫了不少的隨筆感悟,《傾情之戀》是我的第一篇小說,很多朋友對嬡愛這個第一篇小說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寫了不少中肯的點評,使我原本打算兩萬多字的文章,最終寫成了四五萬字的中篇小說。在這裏,我最要感激的還是《躬耕》主編劉正義老師,對於一個不曾謀麵的新人,他認真閱讀後,在自己肯定的情況下,又推薦給馬本德主席看.在得到馬主席的認可後,破(《躬耕》這麼多年沒有一次性發表過長篇幅的先例,在2009年第10期占據雜誌一半頁碼發表了,並在年底評為年度一等獎。說實話,雖然我自稱永不言敗永不言棄,但如果沒有劉老師的肯定和支持,我不會那麼積極而又意氣風發地接二連三地寫下去。當真,世有伯樂,然後有千裏馬。——哪怕不是千裏馬,至少也是有點與眾不同的馬,這方不辜負劉老師的一片苦心呀。我是真的這樣想。

我是一個有事沒事喜歡找一些“大師”級的人去卜算運程的人,這些人一致認為“王果”這個名字,對我是不吉利的,有壓我好運的重大嫌疑。在今年,2010年,因為有寫作這件事在做後盾——身份證固然不可以換,但這可以做筆名啊。於是我遵從一個較有威望的“大師”的建議,名字的筆畫需湊足三十二畫,就這麼湊來湊去,“王璦瑤”脫穎而出了,璦和瑤都有美玉的意思,女人嘛,溫潤如玉似乎更討好一點吧(雖然我是做不到的),音調念上去還算朗朗上口,並含一點女人的嬌媚之氣,是我喜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