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1 / 3)

地圖展開:藍色的北漢江;彎彎曲曲的像條鮮亮的絲帶,從高山裏迤邐南下,經過淮陽郡城,經過白岩山東麓,在樺川南向西拐去,直奔漢城。在它的東岸,盤結著濃密的發黑的大白山脈主峰金剛山,群峰聳峙,屹立在朝鮮半島東部,形成一個隆起的脊背。一條狹窄的三級公路,宛如灰色的細線,穿行在金剛山和北漢江之間的山區裏。在這裏就看到那吸引人們全部精力,牽連人類心弦的東西——戰線。戰線像狼牙鋸齒,切斷山脈、河流、公路,斜斜地劈進“三八線”北麵來。在構成這戰線的無數個高地上,被參謀部人員幾次的塗改著,表明這上麵發生過激烈的爭奪戰。戰線就是這樣進進退退地向北推進著。

這就是一九五一年秋季,朝鮮戰場東線的形勢。

團長尚誌英和政治委員翟子毅俯身在地圖上,專心地注視著。從雲層瀉出來的陽光,穿過密密層層的枝葉,射進帳篷裏,襯出尚誌英堅實的額頭,緊皺著的眉頭,把頭埋在厚大的手掌裏,盯住整個夏季來敵我反複爭奪的一些高地上麵:項嶺、古隍嶺、杜峰裏、黑雲吐嶺、古方山裏、傷心嶺……他這樣待著足有十幾分鍾,然後他動手測量從“三八線”到現在的戰線,再測量從現在戰線到元山的距離,計算這些日子敵人在東線向北推進的裏程。測量完畢,輕輕地用手指彈了幾下,向著政治委員安靜的麵孔上看了一眼說:

“看來我們要在這一線迎接他們了……”

在尚誌英指的地方,出現了白石山、文登裏、加七峰連綿不斷的山脈。那條灰線一樣的公路就在這裏,從麟蹄、楊口,向北爬進來,穿過魚隱山和智慧山的銜接部,又遠遠地伸向末輝裏、淮陽、元山。表示敵人進展的藍色箭頭,正指向這條路上。

政治委員搔搔鬢角,移動了一下姿勢,表示同意團長的估計,一方麵是事實發展到了這一步,另一方麵是爭取在這裏阻住敵人。顯然,他並沒有靜靜地坐在這裏,而是時刻想著這緊迫眉睫的嚴重形勢。美國企圖保持緊張的國際局勢,它好單獨和日本簽訂和約,重新把日本武裝起來;利用這種緊張的局勢,迫使它的國會通過龐大的軍事預算,擴充軍備,武裝仆從國,實行侵略世界的計劃。朝鮮停戰,會鬆弛了北大西洋集團的備戰。範佛裏特大喊大叫:“要戰爭,不要和平。”利用談判的機會,敵人集中了精銳兵力,大量的戰鬥器材,向東線展開猛烈的進攻。他們叫喊著給和平談判施展壓力,想迫使我方接受他們的條件,把軍事分界線劃到我軍陣地裏來。可是話是這樣說,如果敵人突進來,那就不單是為了給和平談判施展壓力,他們會把我們丟開,將戰爭推向鴨綠江邊,這是決定的關鍵。他帶著嘲諷的微笑,一字一板地說:

“這對我們是一個嚴重的問題。很明顯,這關係著和平談判,關係著整個戰爭的局勢。現在全世界都把眼睛瞧著我們,在這裏畫了一個問號。”他抽出一支煙,燃著,用力丟掉火柴說:“這就是那決定的問題:是和平,還是戰爭!”

尚誌英攤開雙手,作了一個一切都了然的姿勢,聳聳肩膀,推開地圖,他們倆同時立起,走出帳篷。這時才看出他兩個的身段,都是魁偉高大,尚誌英是身子粗壯,胸膛寬闊,黑紅的臉,眼裏充滿了剛強和自信,好像他渾身都包裹著力量,這力量隻要一觸就會爆發。政治委員翟子毅則表現得謙虛、鎮靜,這是一個人對自己有十分把握時才有的那種表情。明亮的眼,顯示著爽朗快活的性格,以及對事物的明察和遠見。他們在帳篷外麵站定。

野營無窮無盡地展開,沿著山腳、溪穀、森林,帳篷一個接連著一個地延伸著。到處堆放著背包、糧食袋、彈藥箱、電線捆子、車輛、馬匹,樹上拴著帆布吊槽。牲口大聲地嚼著草料,交相啃著,抽打著尾巴。森林裏更顯得暗了,剛才的陽光隻閃了一下,現在烏雲又壓在森林的上空,天陰沉得可怕。

尚誌英又憶起剛一過鴨綠江時的情景……

……漆黑的夜,風呼嘯著,大塊的烏雲緊壓在人們頭頂,可怕的暴風雨就要來了。火車喘著氣停下,人們從那長匣子似的車廂裏走出來,什麼也分辨不清,看不見遠近的山岡,看不見村莊和田地。從那觸鼻的焦灼味、鐵鏽味、機油味,以及碰著腳的鐵軌,辨別出這是一個炸毀了的車站。隻覺得黑暗中充滿了人,腳步的嘈雜聲響成一片。有人幻想著做飯吃,有人想著會找房子住下,有人被插亂了隊喊叫,有人在罵,喧噪的什麼也聽不見。忽然火車叫了一聲,噴著白色的蒸汽,車輪子漸漸地動了,地顫抖著,列車開出站向北去了,把這些人丟在這裏。就在這時,人們才意識到這是離開了祖國,到了朝鮮的土地上了。這龐大的嘈雜的人聲,一下子靜下來,同時心情也沉重了。沒有怨言,也沒有急躁的吵叫。立刻聽到同時十幾處喊口令、站隊、報數、槍上肩和整齊的腳步聲。部隊開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