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 隨大師品味心靈悟語(1 / 1)

這個世界由各種各樣的生命體組成,是春天的露水,是夏夜的苦蟬,是深秋的落葉,是寒冬的霜雪。在四季的輪替中,它們猶如報時鍾一樣,以各自的方式提醒著我們快樂抑或悲傷地變遷。必須承認,在如子彈頭列車般高速運轉的世界中,我們的情緒,包括我們的靈魂如同小時候常玩的玻璃彈球一般,在急速的旋轉中,呈現出時而舒緩、時而緊張的態勢。

在這個被各類消費行為、五彩的霓虹燈、高速奔馳的轎車、左推右搡的人群包裹著的,被形容為“無與倫比”的物質時代,我們又不得不承認,熱衷都市生活的我們,充其量不過是被蒙在“都市”這個龐大罐頭裏的沙丁魚。毫無波瀾的生活、朝九晚五的工作,在向我們提供溫暖的飯食和多少還算公平的前行機會的同時,實際上無時無刻不在消磨著我們青春的肉體與心靈。

可還記得性格開朗,喜歡大笑的自己,始終相信自己的創造,認同自己的感受,沒有放棄,不懂妥協,目標堅定而內心充實;

可還記得自己明澈的眼瞳內,是毫不遲滯、失意乃至頹唐的夢想、激情,任何問題對你來說,都是豐滿強大內心的助推器,決然不是拉扯你人生跳躍的那一隻黑漆漆的手,對你來說,腳下的路雖然坎坷不斷,但在你緊握的雙手中,是牢固的希望,而非絕望;

可還記得自己在“此時此刻”的奮鬥,工作不拖拉,凡事過程與結果兼備。雖然有對未來的期許,但從不做不切實際的白日夢,比起那些毫不振作,過一天算一天的“社會寄生蟲”,你從來是今日的事情今日完成,每天充滿朝氣,身邊的人也因此而受到正麵的影響;

你懂得自省與反思,明白生命的脆弱和不易,因此,你感恩而不浮躁,助人而不自私,承擔而不抱怨,珍惜而不揮霍,無論多苦,都會以積極的姿態,微笑著麵對所有的挑戰。

這樣一個“自己”,對你來說,是否久違了,抑或隻是傳說?如今的我們,誠然還保有昔日的光彩,但更多的是另一種形象的自己。是世界改變了我們,還是我們改變了世界?顯然是前者,它的力量過於強大,我們所能做的隻有順應,而非對抗,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可以逆來順受,與自己、與內心為敵;在被高架橋與摩天樓占據的有限空間裏,我們是否依然能聽到呼喚全心自我的聲音?

生活就像一麵鏡子,能照出我們失去的無奈、不得的遺憾。在鋼筋水泥的都市,我們拚命賺錢,透支身體,最後被無盡的欲望吞噬。我們還能回到當初嗎?體認我們當下的煩惱,回味曾經意氣的自己,不難發現,是我們將自己丟失在這個茫茫的都市中。其實,好與壞、悲與樂都在我們的轉念之間,誰都沒有束縛我們,是我們捆綁了自己。我們需要一場由內而外,觸及靈魂的徹底滌蕩。這也正是編著這本書的用意所在。

本書彙集了胡適、馮友蘭、梁漱溟、季羨林、南懷瑾、林語堂等數十位國學大師的慧心妙語,用他們的人生經驗為我們當下的人提鑒對生命的認識、對自我的肯定、對欲望的清洗、對幸福的珍惜。將人生感悟、生活經曆、智慧心得與讀者共同分享,在喧囂的社會中,為自己找尋一個人生的方向。

現在,就讓我們隨著大師的心語,沏一杯香茗,用大師們的人生智慧為自己增添更多正能量,希望每位讀者都能以此為心徑,抵達自己心靈的那塊福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