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3章 陶奇的暑期日記(4)(2 / 3)

瑞芬又問我:“你姐姐在家嗎?”我說:“在家,你去找她玩吧。”瑞萱就說:“姐姐,那你就跟陶家說一聲,我請陶奇和小秋在我們家吃飯了。”我正要推辭,看見小秋仿佛願意似的,就對瑞芬說:“那麼你就在我們家吃我們那一份吧。”

瑞萱又把她的故事書和連環畫什麼的都拿了出來。我們正在看,瑞萱的母親就進來了,後麵跟著一個保姆,端著一盤切好了的西瓜。瑞萱的母親畫著眉,雪白的臉,嘴唇搽得鮮紅。(夏天看著怪熱的!)她一麵讓我們吃西瓜,又拉著小秋,上下地看她,說:“多漂亮的衣服,是在日本買的吧?日本女孩子的衣服樣子就是好!”小秋說:“不是,是我媽媽自己做的。”瑞萱的母親又對我說:“你媽媽什麼時候有空,再請她過來給我看看吧,我的胃還是不大好。你媽媽上次沒給我藥吃,隻叫我多運動”瑞萱就說:“姐姐不是叫您早點起來,跟我們一塊做廣播體操嗎?”她母親把頭一扭,說:“你姐姐就是瞎鬧!我又不是學生,做什麼廣播體操!”我說:“我媽媽忙極了,有時候晚上都不回來。您要是難受得厲害,先到醫院去看一看也好。”她母親說:“醫院我懶得去。人多,氣味不好,等的工夫又大,不病也等病了。告訴你媽媽星期日來也不晚,還有上次我叫人給你媽媽送去那塊衣料,她為什麼又退回來了?大概是嫌禮輕”我因為不知道這件事,就沒有說話。她母親一邊說著就出去了。

吃飯的時候,我們看見瑞萱的父親了。他是個大胖子,穿一身白綢子褲褂,手上還戴著戒指。飯桌上擺著滿滿的菜,大家都低著頭吃飯,沒有一個說話,隻聽見頭上大電風扇呼呼地響。我吃完本來想添飯,一個保姆過來,要拿我的碗,替我添飯。我覺得不習慣,又不好意思,就說我吃飽了,不吃了。

吃完了飯,我就拉著小秋告辭。路上我說:“我不大喜歡到瑞萱家去。瑞萱倒沒有什麼,就是她家裏的“空氣“使人覺得很別扭。她母親嬌貴得很,自己總以為有病,總要拉媽媽去替她看病!你知道我媽媽多忙呀。還有她父親那樣子我也看不慣”小秋說:“瑞萱也不好!她就很自私,娃娃不讓人抱,吃西瓜也是自己盡挑大塊的,一點也不讓客人!”

我想這是她母親慣的。在我們吃飯的時候,她不也是盡挑著好魚好肉,往瑞萱碗裏送!

回到家裏,姐姐和瑞芬正在廚房裏洗碗。上屋有一位年輕的客人正和人家說著話。陳姨說他是小秋的叔叔,在西郊一個大學裏教書,他是來接她們在八月裏去西郊住幾天。小秋的叔叔看見小秋很高興,他拉著小秋問長問短。又說西郊好玩極了,有萬壽山,西郊公園什麼的。她們到了城外,他就帶小秋天天玩去。他和陳姨定好了八月九號早晨來接她們。

今天早晨爺爺對陳姨說:“西郊的名勝有小秋的叔叔帶你們去玩了,但是在北京你們還必須去參觀天壇,因為天壇是北京最偉大最美麗的一所建築。”—

下午四點鍾,爺爺和陳姨就帶著我和小秋到天壇去。

天壇裏麵真大呀!大路旁邊和廣場上排立著數不清的蒼翠的柏樹,樹幹粗極了。爺爺說天壇和這些古柏都有五百多歲了,它們比我大四十多倍呢。

我們走進西門,上了高大的白石大道,往北一直走到祈年殿的層階底下。抬頭一看,這祈年殿真是雄偉美麗呀!它是圓形的,上麵有三層深藍色的琉璃瓦頂,中間有五色的彩畫。我們上了台階,進到殿裏,抬頭看見屋頂上每一個方框裏都畫著雲彩的圖案。爺爺說:“這祈年殿是從前的封建帝王來祈禱五穀豐登的地方。這方框叫做“藻井“,裏麵畫的是四季氣候不同的雲彩,所以沒有一個是相同的。”

我們出了祈年殿,就往南走。到了一個圓形的圍牆前麵,爺爺說:“這是“回音壁“,你們去站在兩邊,輕輕地問答,彼此就都能聽見。”我和小秋就趕緊分頭跑去,把耳朵貼在牆上。

我聽見小秋輕輕地說:“二姐,你在哪兒呢?”我笑說:“我在這兒呢”我們正說著,看見後麵來了一大群人。男的穿著西裝。女的身上披著極其美麗的輕紗,手臂上戴著許多耀眼的鐲子,額上點著紅點,耳朵上戴著大耳環。我們就站開,讓他們也來聽。陳姨低聲說:“這是印度朋友,到北京來玩的。”

我們又走上“圜丘”,爺爺說這是從前帝王祭天的地方。

這是一個三層漢白玉砌成的圓的平壇,每層也都有白石的欄杆。頂上一層台麵,當中是一塊整的圓石板。爺爺叫我們站在正中間,又叫我們喊一句話。我們兩個人就並排朝南站著,齊聲喊:“毛主席萬歲!”就聽見四麵八方有隆隆的回聲:“毛主席萬歲!”這時印度朋友們正走到台下,就抬頭來看。有兩個年輕的女人便走上來,摸摸我們的頭問:“你好?”我們笑著說:“好,你好?”那兩位印度女人便也笑著喊:“和平萬歲!”

我們拉著她們的手也跟著她們喊。我又喊:“印度人民萬歲!”

底下一大群印度朋友都笑著向我們拍手,他們又擁上前來,和我們站在一起,我們一同喊:“和平萬歲!”“印度人民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