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那時起,我天天和她一塊上學,一塊回家。下雨下雪的日子,我們都穿膠鞋打傘,也不坐車。起先她母親很不放心,後來也高興了。有一天她對我說:“瑞萱走路上學倒走胖了,現在飯量也大多了。”
瑞萱也有她可愛的地方。她很有禮貌,同學們借給她東西,她總說“謝謝”;若是踩了人腳一下,她也總說“對不起”。學習也很努力,衣服穿得也整齊清潔。張老師若是誇她一句,她就興奮得紅著臉笑。她的缺點就是不愛勞動。她最怕“掃除”,人家在課室掃地,她拿著掃帚站在門口,用手絹捂著鼻子。同學都不讚成她這種不愛勞動的態度;尤其是李春生,每次看見她這樣子,他就向她鞠躬,說:“小姐,您上一邊歇著去吧,小心塵土迷了您的眼睛。”
她在學校裏不大說話,也不和人打架;可是在家裏脾氣就大啦。衣服沒有熨平不穿,鞋沒有擦亮不穿,每天都得保姆給她把手絹掖在袋裏,把書包給她背上,拉著她的手送到門口。那保姆還囑咐我說:“陶小姐,你好好地照應妹妹呀!”
我真不喜歡人家叫我“陶小姐”!而且王瑞萱也不是我“妹妹”,她比我還大十個月!
但是慢慢地她就好了,晚上放學回來,常到我們家裏來做功課——她本來有一位家庭教師,後來這位教師到一個機關就業去了——在我們家裏的時候,我做什麼勞動,她都參加,還覺得很有趣。有一天我們家裏包餃子,她問奶奶要了一張餃子皮,也學著包。她越包越高興,那天她吃餃子吃得比誰都多!
我可不喜歡到她家裏去!她家裏很鬧。她母親現在不打牌了,就每天開留聲機,吵得我們看書也看不下去。我們做功課的時候,她還常常叫人送些糖果餅幹來給我們吃,像開“茶話會”似的。我回家就吃不下飯,姐姐就不讓我去了。姐姐自己也很少去,總是王瑞芬到我們家來。姐姐很喜歡王瑞芬,說她是一個好團員。我仿佛聽見姐姐對媽媽說過,王瑞芬的父親是天津的大資本家,去年“五反”的時候,王瑞芬的表現非常之好。
寫得不少了,今天又寫了兩頁半!
今天我們接到了兩封信。
第一封是爸爸的,他寫得真好,現在我把它抄在下麵:
鄭家屯與遼陽之間,看到了一幅奇麗的景色!這是一個萬裏無雲的天,太陽正落到地平線上,一片蒙蒙的金光,籠罩住這無邊無際的深綠色的草原。一個穿著紅上衣的牧馬的小姑娘,站在水池邊,用鞭子輕輕地打著水玩。夕陽照在水麵上,把這小池變成一麵橙黃色的鏡子。一群棕色的馬,自由自在地在吃草,夕陽照在馬背上,又成了深紫色的。這些顏色塗抹在一起,就是一幅極其和諧極其美麗的圖畫!
火車穿過鞍山市,煙囪密得像樹林一樣。從這樹林般的煙囪裏,吐出漫天的白茫茫的煙,把太陽都襯成淡黃色的。鞍山車站卻很冷靜,站房不大,柏油路上沒有幾個行人,工人們都上班去了。
我很興奮,明天起便開始投入這偉大的建設,以後也許不常寫信,你們放心吧第二封是誌願軍周少元叔叔寫給姐姐的:
親愛的陶真同誌:
你的來信收到了。我今天特意代表我們單位寫信感謝你對我們的鼓勵和關懷。由於你們的鼓勵,使我們的工作與學習大有提高。我時刻在想,你們在百忙的學習中為什麼勻出了寶貴的時間給我們寫信呢?你們寫信的目的是為什麼呢?為了我們在共同的反侵略戰線上取得勝利,為了實現我們的美好理想——共產主義社會。
陶真同誌,請你轉告高一乙第四團小組:王瑞芬、高玉敏等同誌,她們的來信都收到了,我們單位上也有人分別回信了。祝賀全組同誌身體健康,學習順利!
你的朋友周少元7月2日7月18日晴
今天早晨,姐姐告訴我一件非常可喜的事情。
在七月二號,從日本來的第一隻換僑的輪船——興安丸上,有媽媽的表妹陳姨帶著她的女兒,和五百多華僑一起到了天津。她們在回廣東以前,要到北京來玩。媽媽曾寫信請她們來我們家裏住。昨天晚上,媽媽從醫院裏把陳姨的回信帶來了,信裏說:
我們定規坐二十號晚七點鍾的直達車到你們那裏去。我雖然是第一次到北京,但是我知道你們的住址。你們很忙,不必來接吧。
十年不見,我多麼想你!小真一定是個大姑娘了,小奇也不小了吧?我們的小秋,不但急切地盼望看見偉大的新中國的首都,更急切地盼望看見兩個可愛的姐姐奶奶聽著姐姐念到這裏,就笑說:“聽見沒有?”兩個可愛的姐姐,“小奇,你可得做出姐姐的樣子!”姐姐說:“小奇會的,她最愛當姐姐了。”回頭又笑對我說:“你可得到處樹立榜樣,你可能是她回國以後的第一個小朋友,又是她所接觸的第一個少先隊員”我趕緊說:“那是自然的!”姐姐真是心細呀,她的思想總是跑在我的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