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回 小進士扮貨郎巧遇大團圓 老宰相親送女於飛雙合巹(1 / 3)

話說素娥回到房中,暗暗哭了一番。因想道:“我與吉郎,三載夫妻,誓同生死。設若再來相強,必以死報之。這死不足為願,隻是今日這個貨郎,又係蘇州人,又稱吉姓,又合乳名,年紀又相仿佛,怎不叫我動心。”因又想道:“我公公雖然年老,當時也是個秀才,我丈夫也是個名士。就是我投河身死,易任雖然作惡,諒不敢致我丈夫死地,決無此理。”又想道:“既無此理,為何吉郎絕無音耗?或者他是讀書人,出門不便,故此叫蘭生刻紅印來做貨郎找尋,也不可知。隻是我房屋深遠,不便輕出見人,怎能夠問他一個明白?再不然托他寄個信去也好。”因此,想念丈夫兒子,不勝心酸痛苦。已是五更時候,隻得上床,朦朦朧朧,早已天明。欲待起來,隻覺頭眩目搖,精神散失,奄奄欲睡。直到飯後,孺人曉得,連忙入房看視。一麵請醫切脈,說是六情鬱結所致。孺人隻得勸解道:“此乃想念,思慮太過,以致如此。須索開懷,管教你好事在即。”素娥昕了,更不耐煩,側身向內。汪孺人正欲開言,忽聽外麵使女仆婦來報,說道:“狀元老爺來家了,請孺人拜見。”孺人對素娥說道:“原來你哥哥今日榮歸,我且出去。”素娥點頭應允。正是:

撮合非無意,愁深病自深。

早知尋舊侶,何必苦推辭。

汪孺人到了自己房中,使女又來請道:“狀元老爺已同太爺在後廳,立請夫人拜見。”汪孺人隨即走出廳來。汪萬鍾見了,忙移椅中間,請汪百萬與孺人同坐上麵,然後拜,說道:“不肖多蒙義父母周全,隻因王事,有缺甘旨,乞恕疏遠之罪。”汪孺人此時初見,不好遽然居母之尊,隻得說道:“狀元遠來,不消行此大禮,日後再行罷。”汪萬鍾早已拜完,因問道:“哥哥仙逝,雖於叔嫂不相聞問,但不肖初來,卻應相見,乞母親傳示。”汪孺人道:“這是狀元美意,無奈兒媳無福,已於前月辭世。閨中隻有你妹子,宜使出來拜見。昨日偶沾疾患,故此不便使他出來。”汪萬鍾道:“原來有位妹子。”汪孺人正欲開言,早有府縣官員聞知,俱來拜賀。汪萬鍾走出迎接。各官之後,就是親戚,以及鄉黨。自此終日備酒慶賀,忙亂不了。

一日,乘空之際,汪孺人與百萬暗暗商議了一番。到了這日,大開筵宴,廳中垂設珠簾,分了內外。外麵是男席,裏麵是女席,席麵甚是齊整。你道為甚緣故?原來汪百萬與孺人弄出這條計策。外席是府官縣官,以及族中尊長,俱已囑托,要做強美,硬保撮合汪萬鍾與素娥成親。裏麵幾席,是族中一班內眷,囑托他做月老冰人,牽合素娥與汪萬鍾婚配。一一齊備。到了下午,早已官長來齊,不一時,廳前奏樂,堂上張筵。汪百萬與萬鍾先定了府尊縣尊,以次族長,然後坐定。酒過數巡,府尊分付樂人暫止。因出位與萬鍾重新施禮,道:“今日恭喜狀元,賀喜狀元。”汪萬鍾聽了,連忙回禮道:“學生初來。已蒙老父母作賀久矣,不知老父母今日為何又有此贅禮?”

府尊笑嘻嘻說道:“學生謬叨職守,前日慶賀,分之所宜,公也。今日趨承,義不可卻,私也。既公之有賀於前,寧不有私賀於後。此所謂公私兩盡也。今學生之私賀狀元者,隻聞狀元失偶,尚乏承歡。學生今日雖非風流太守,卻喜善於媒妁。今室中有女,實係新寡文君。東翁已坦腹東床久矣。望乞俯從,休辜盛意。”汪萬鍾聽了府尊這些不明不白、無頭無緒話,一時摸不著頭腦,又聽到後麵說室中新寡文君,又是甚麼東翁,不知又是何人竟要與他媒,一時又不好拾白,隻得深深打一躬道:“學生蒙公祖大人見諭,總不明白。但學生苦衷,向來難以告人。失室之亡,實由學生孤寒,不能庇一妻子,一旦為強徒殞命。學生雖處顛沛中,無一刻敢忘而失其義。幸叨一第,遊街之日,而首相之女,彩球拋得中,學生堅執不從,致觸首相之怒,授兵剿賊,以為必無生還。幸叨聖上之福,蒼生之幸,得血戰以奠安,朝野俱知。今準請假,實係尋親養親,以盡孝念。非敢昧心,以續家室之好也。乞公祖大人見諒,使學生不作名教中之罪人則幸矣。”府尊又笑道:“天下事,經者事之常,權者事之變,雖古聖賢,亦有處權之道。權乃合於禮者也。我今做媒,不是別姓,即令尊太翁之義女,賢而且淑。今太翁長子寡婦,俱相繼去世。且有此義女得事狀元,豈非一家和美。將來麟趾,繼續箕裘。今乃吉日良時,共偕伉儷之歡,永效關雎之樂,勿負太翁尊堂愛子之念,幸即允從。”汪萬鍾隻是苦口極力推辭。

此時,簾內婦女,已是攛攛哄哄,請了素娥出來。素娥不知是計,隻得勉強入席。到了席間,不是你誇獎狀元才高,就是我稱說狀元富貴。有的說姑娘若嫁了他,就是一位一品夫人了。有的說。我今就與姑娘作媒,今夜成親。就絮聒得素娥氣一回,分說一回,口口一回。正在沒法之時,意欲推辭走入。忽聽見外麵停樂,細聽府尊也是要與狀元為媒。一時急欲尋死。忽聽見狀元開口,聲音甚熟。隻得立住,口口口口遂顧不得眾親戚,忙走近簾前,細細看明,不禁大聲道:“吉郎,吉郎,快上來,你妻子素娥在此。”汪萬鍾正向府尊推辭,忽聽見簾內連聲“妻子素娥在此”,遂顧不得府尊,急上前挑簾一看,果真是妻子素娥,不勝大驚大喜道:“真耶,夢耶?果是素娥耶?緣何在此相遇耶?”遂與素娥抱頭哭泣,各訴別後苦境。直聽得眾人人人心酸,又見夫妻相會,又人人替他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