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章 附錄獨具匠心續紅樓(1 / 3)

——讀溫皓然新作《紅樓夢續》

高原水萱

曹雪芹的《紅樓夢》一經問世,就成了人們口中不朽的話題。兩百多年來,這本未完待續的曠世奇書引得無數文人競折腰,考據、評論、續作……觀點層現,文章迭出,在中國文化史上蔚為大觀。

近來,著名作家劉心武和70後實力派女作家溫皓然相繼推出《紅樓夢》續作,在網上引起熱議。筆者未曾拜讀劉心武的《紅樓夢》續作,故不敢妄言,但對溫皓然的《紅樓夢》續作,卻很有一些想說的話。初拿到溫皓然的《紅樓夢續》,剛翻了個開頭就不舍得放下了,索性諸事不理,一氣兒將它讀完。在神馳幻境的過程中,在神秘莫測的迷人意境裏,讀那些似曾相識的人物對話,那些似曾相識的故事情節,感受那些經天緯地、妙筆生花的美妙文字,體驗著比現實還更真實的虛幻世界和現實生活裏所得不到的精神享受,竟覺得這不是溫皓然續寫的《紅樓夢》,而是曹公在那裏正襟危坐,將書中人物的命運娓娓道來。

筆者以為,溫續首先吸引和打動人的,是語言。毋庸多言,曹公的前八十回裏,其出神入化的語言文字比比皆是,令人目不暇接。更有諸多學者認為,簡直就是人類寫作之顛峰。而令筆者尤為歎服的是,曹公常在看似不經意之間,隻那麼三言兩語,便為讀者描摹出一幅幅婉縟明麗的風景畫麵,令人拍案叫絕,過目難忘。毫無疑問,這得益於作家本人深厚的書法和繪畫修養的積澱。如《紅樓夢》原著第二十五回的描寫:

卻說林黛玉……倚著房門出了一回神,信步出來,看階下新迸出的稚筍,不覺出了院門。一望園中,四顧無人,惟見花光柳影,鳥語溪聲。林黛玉信步便往怡紅院中來,隻見幾個丫頭舀水,都在回廊上圍著看畫眉洗澡呢……

這是何等傳神的文字!隻這“惟見花光柳影,鳥語溪聲”,寥寥10個字,就將一幅明媚的《春光圖》,栩栩如生的展現在了讀者的麵前。而那“隻見幾個丫頭舀水,都在回廊上圍著看畫眉洗澡”的閨中女兒樂事的畫麵,相信,無論如何,都在讀者的眼前再也揮之不去了。原著中,類似這樣美妙傳神的文字描寫,簡直不勝枚舉。不過令人可惜的是,在高鶚續書的後四十回裏,讀者就很難再讀到和欣賞到這樣優美絕妙的語言和明麗傳神的畫麵了。而在溫續中,則又讓人重新讀到並感受到那種久違的期許。如溫續第八十三回中,描寫鳳姐與賈璉吵架一節,就大有曹公遺風,頗為可觀。又如“芳官掃雪”、“競作詩鍾”、“啜茗調琴”、“湘雲攀樹”、“酴醿花語”、“妙玉沉江”等諸節,抒情敘事,文美思巧,真可謂尺水生波,抑揚盡致,勾魂攝魄,力透紙背,堪稱神來之筆。這就難怪有網友會對溫續做出這樣的評論:“簡直就是曹公附體,看著和前八十回的感覺幾乎一樣啊。”

有作家曾說過:“作家的高標準,講求語言功夫,要上三個台階:第一,寫真;第二,傳神;第三,創新。”溫續則兼而有之。溫皓然在很好的承襲了曹雪芹文風的基礎之上,也有自己獨特的創新。如原著中,曹公描寫賈寶玉被燙了臉,又遭了馬道婆的鎮魘法,賈府上下眾人:“當下七言八語,有的說請端公送祟的,有的說請巫婆跳神的,有的又薦玉皇閣的張真人,種種喧騰不一。也曾百般醫治祈禱,問卜求神,總無效驗……”至於道士、巫婆等是如何作法,又是怎樣卜神,卻無實寫。而在溫續的第八十六回中,賈寶玉丟失了那塊通靈玉,溫皓然卻為讀者續接出這樣的場景:

誰知亂嘈嘈鬧了一天,仍舊毫無影響。眾人都急的立腳不住,在那裏亂紛紛講論。有的薦端公送祟,有的說請巫婆跳神。一時又有尤氏婆媳將一擅扶乩的師婆帶到,當時將眾人散出,擺開桌子,明晃晃點起蠟燭,焚起一爐香來。登時氤氤氳氳,遮天掩地,渺渺蒙蒙,蒙山蔽海。一時書符念咒,立眼怪舞一回,說了些胡言瘋語,去了。又有岫煙的母親請了玉皇閣的張真人來,抖擻威儀,指揮停當,隻聽一聲磬響,擎玉簡,搖金鈴,伏章申表;朝三清,叩玉帝,舞蹈塵揚;執令牌,燒符檄,步罡拜禱。金鈴搖的呼呼風響,玉簡舞的乒乒乓乓,令牌耍的戛戛有聲。滿眼隻見昏霧朦朧,濃煙靉靆,揭瓦翻磚。直舞至半夜,滿嘴裏天花亂墜、地湧金蓮一番,眾人聽的如墜萬丈迷霧一般,那真人全然無心理會,領了謝金,義形於色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