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台州會戰(1 / 3)

倭寇在戚繼光趕到之前,已經攻陷了桃渚城,他們在城內逐家逐戶的搶劫、**、殺戮,繼續做盡身為倭寇應該做的事。

他們到現在還沒有退卻的意思。

「咱們來遲了。」戚繼光皺眉道。

桃渚城外,兩萬多的戚家軍集結在城門之外,倭寇卻久守不出,雙方形成對峙之勢。

一直到了晚上,戚家軍也沒有對桃渚發動攻勢,反而鳴金收兵,在城外紮營屯兵。

戚繼光並不急於作戰,他一直在等,恒展卻不知道他在等什麽,不禁問道:「你為什麽還不下令作戰?咱們還在等什麽?那些倭寇還會以為咱們是怕了他們,行為隻會越來越猖狂,受害的可是百姓。」

戚繼光抬起頭來,望著天邊皎潔的彎月,道:「攻城不同於野戰,攻城往往須要用上數倍的兵力,所謂『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咱們的兵力僅與城中那些倭寇數目相若,如要將之擊破,必須分而擊之,否則勝算不高。」

恒展點頭道:「屬下失禮了。那咱們怎樣才能分而擊之?」

戚繼光道:「我要逼他們出來跟咱們打。」

逼是一定要逼,可問題就是怎麽逼他們出來。

一名士兵進入軍帳,上前稟報道:「戚將軍,由朝廷送來的火器已經運到。」

戚繼光喜道:「時間剛剛好,那神火飛鴉準備好了沒有?」

那士兵道:「正在組裝中。」

戚繼光道:「好極!咱們可是勝券在握,明天可以轟轟烈烈的來一場大戰,把倭寇全數擊潰了。」

正當戚繼光躊躇滿誌之時,遠處的哨兵卻剛剛吹響了警號。「有倭寇!有倭寇!」,軍中傳出一陣起哄聲。

戚繼光神色凝重,向恒展道:「莫非倭寇夜襲軍營?咱倆快過去看看。」兩人快步走出軍帳,營地中隻見眾士兵如臨大敵,急忙執起兵刃,回到各自的戰鬥崗位。

戚繼光到了營地前方,找了一名哨兵問道:「是倭寇來襲了嗎?」

那哨兵答道:「我也不能確定,隻是剛才看到叢林中看到了有兩個人影潛入了營地範圍,也許是細作來刺探情報的。」

戚繼光道:「現在他們的人呢?」

那哨兵道:「那兩個人影一晃而過,有些兄弟已經去搜查他們的蹤影了。」

倭寇是否有甚麽詭計?這是行軍經驗豐富的戚繼光立即聯想得到的問題。

戚繼光跺腳道:「快!叫他們回來!」

那哨兵還沒會意:「這……」

戚繼光有點氣急敗壞:「你還呆在這裏幹什麽?快去!別中了倭寇的詭計,這是調虎離山,他們定有甚麽企圖。」

漆黑的在叢林中,忽然有巡邏的戍衛大聲叫喊道:「發現了惡賊!還不受死!咦……你們是什麽人?」

戚繼光等人二話不說便即上前了解,隻見一大堆士兵正在圍堵兩個人。那些士兵把矛頭指向二人,大聲喝問:「你們二人是否倭寇派過來的細作?在這裏鬼鬼祟祟幹什麽?快從實招來!」

戚繼光從士兵所手持忽明忽暗的火把光線中,可以看到那兩人正是方子雲及徐別愁,便即鬆了一口氣。兩人也看到了戚繼光,臉色不禁大喜,方子雲上前道:「戚將軍,找到了你就好了,你有沒有看見過津山直宮?」

戚繼光搖頭道:「沒有。發生了什麽事兒?為何你們神色匆匆?」眾士兵見是將軍認識之人,便紛紛放鬆了警戒。

方子雲道:「原藤死了。」

短短的一句說話卻教戚繼光及眾士兵歡喜萬分,戚繼光問道:「此話怎說?」

方子雲及徐別愁便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說了一遍,戚繼光聽得出奇,道:「究竟是何人取走了寶藏?莫非真的是張士誠的妻子?但事隔多年,現在寶藏的下落又在何處?」他不禁深深的歎了一口氣,中原白道、**、倭寇、甚至連朝廷都為之唾唌的東海寶藏竟忽爾成空。

甚麽寶藏、甚麽名利都隻是一場虛幻,爭來作甚?偏偏卻有不少江湖好漢死在這次的寶藏鬥爭中。

徐別愁道:「我們也是這麽想,這是唯一可以解釋的原因。不過,津山直宮這個人到底跑到哪裏去呢?」

方子雲道:「希望他沒有什麽大礙吧!始終他現時也算是咱們的夥伴了。戚將軍,我們趕來這裏並不隻是為了告知你這事情那麽簡單,而是我們都想上陣殺敵。」

徐別愁揚起清秀的眉毛,附和道:「不錯,倭寇一直以來欺人太甚,我早想向他們還以顏色的了。」

戚繼光道:「可是,表妹她們的意下如何?」

徐別愁道:「我想她們應該會明白的。」

戚繼光道:「但願如此。原藤之死,正是天助吾軍,時機來得合時,倭寇知道消息後定必大亂,明天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吧!現在你們還是先去休息,養精蓄銳,以待明天大顯身手吧。」

士兵散去,方子雲、徐別愁及恒展等人也已回帳休息,戚繼光卻還在軍帳外,若有所思,心情也從來未試過如此緊張。

明明已經有多年帶兵打仗、多番在鬼門關前繞過一圈的經驗,為何心情竟是如此緊張?

舉頭望天,天不語,他心裏想道:「天,請你明天佑我打一場漂亮的勝仗吧!」上天沒有答腔,戚繼光則以一聲冷笑回應上天的冷漠。

長空萬裏,雲層散去,無語蒼天底下,兩萬多明軍再度列陣於城池之外,箭手列於後排,騎兵列於陣前,大軍最前方放著數十枚神火飛鴉,一切隻待戚繼光發施號令。

方子雲及徐別愁都是首次立足真正的戰場上,都難免有些緊張,當中方子雲的感覺最特別,他回望身後的大軍,心想:「爹,這就是戰爭嗎?孩兒始終跟你一樣,要立足在戰場之上。」他緊握著「化清劍」,眼神堅定,準備與倭寇決一死戰。

戚繼光卻仍然在等,恒展看他一臉漫不在乎的樣子,雖然料他必定胸有成竹,卻不知葫蘆裏賣什麽藥,心下不禁焦急起來,問道:「將軍,可以告訴屬下你有甚麽計劃嗎?」

戚繼光微笑道:「看,咱們的援軍來了。」

恒展轉頭去看,隻見一堆黑壓壓的人群正在風塵撲撲趕來,約有數百人之多。人群漸近,當先一人竟是秋影紅,她的身旁有華山掌門何不肖、少林新任方丈慈空、武當華清道人、唐信、淩馨君……緊隨其後的便是那些門派的子弟及其他豪傑。

這根本就是集結了中原江湖的各大豪傑,聲勢立時更為壯大。

秋影紅微笑道:「我總算不負所托,把這些數一數二的江湖好漢召來了。」

戚繼光道:「秋前輩,辛苦了。」轉頭拱手向一眾江湖好漢道:「大家都辛苦了,戚某感激各位前來相助。何盟主,好久沒見了。」

自從華山派何不肖傷癒後,武林盟主便交由他複任。何不肖道:「既知台州受倭寇入侵,吾等又怎能袖手旁觀,咱們一聽到消息便即號召各方好漢。想不到,途中剛好碰到了秋女俠。」

戚繼光凝重道:「有兩件事情一定要告訴諸位,第一件是倭寇的頭目原藤已經死了。」

聽到倭寇頭目死掉,一眾江湖好漢當然是叫好讚絕,但接下來聽到的消息卻是大家都不願意接受的。

「第二件事是……根本沒有東海寶藏。」戚繼光故意把「東海寶藏不見了」說成「沒有東海寶藏」,是希望江湖中人不要再為此事而糾纏不清。

知道這個消息後,感到被玩弄的群雄便是一陣哄動,當中一直對東海寶藏起了私心的人更是滿腔憤怒與失望……某些有識之士卻認為是一場武林危機的終結,武林終於不會因為這個寶藏而有更多的人流血了。

但武林就是江湖,江湖中的腥風血雨並不會因寶藏的消失而停止的,江湖中人會一直互相鬥爭下去,直到許多年以後……

慈空合什道:「我佛慈悲為懷,既然倭寇頭目已死,貧僧且試看能否勸降他們,以免雙方血流成河。」說畢,他運起內功,麵向桃渚城,朗聲道:「原藤已經死了,現在戚將軍揮軍而至,你們速速投降吧!我們決不為難你們!我們給你們一炷香的時間考慮。」聲音蕩氣回腸,彷佛千裏之外都能聽到他響亮的聲音,這正正便是少林絕技「千裏傳音」,這功夫一施展,卻教很多英雄好漢驚歎不已。

懂得這套功夫的人,天下間絕對不多於五人。

如果倭寇投降那就最好不過,大軍靜候,時間好像過得特別慢,兩炷香的時間已經如流水般過去,桃渚城那邊還是沒有什麽動靜,戚繼光心想該是時候發動攻擊了,以免耽誤太久而影響軍隊士氣。他一手高舉了長槍,槍尖在猛烈的光線下折射出一道燦爛彩虹,號笛聲起,戰鼓亦隨即鳴動。

兩萬多人同時呐喊,呐喊驚天動地,那一刻彷佛地動山搖。士兵跟江湖好漢組成的聯合軍隊正想出擊,但從遠處傳來的紛亂馬啼聲,卻擾亂了戰鼓聲的節奏。戚繼光心下一沉:「難道倭寇也有援軍?」所有人都立即把目光投放到沙塵滾起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