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葉家有子初長成(1 / 3)

玄陽帝國,貞武元年,適逢新皇即位,大赦天下,減免賦稅,舉國一片歡騰,可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帝國極東之地一片崇山峻嶺,是曰雲莽,山高萬仞,半山以上終年雲鎖霧繞,山腳下一條渭水奔騰,依著山勢向西北流淌而去。河邊有一渡口,渡口不遠處有一座二層酒樓,這酒樓的名字倒也雅致,“攬花塢”三字酒幌隨風飄蕩。

酒樓南二十裏一座小小的村落便是菱花村,這時日近當午,朗朗讀書聲從一間學堂中傳了出來。那學堂先生身穿淡青長袍,頭戴四方學生巾,額窄顴高,唇上兩撇鼠髯,鼻翼一顆黑痣,相貌那是相當猥瑣,卻又表情恬淡,神態清悠,宛然一位道德之士。待得讀書聲落,他輕抬戒尺,啪啪啪敲了三下桌麵說道:“散學了。”十幾個半大孩子站起行禮:“謝謝先生。”然後紛紛三三兩兩結伴回家吃飯。唯有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留了下來。

這少年身形適中,樣貌普通,唯目光清澈,瑩然正視,顯得沉穩端方。少年上前兩步,微一施禮說道:“請問孟師,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先生抬手打斷少年的問話,撚著唇邊鼠髯溫和一笑,“敏言哪,你自幼聰明好學,機變善言,我才給你起了敏言二字,不過這‘道’之一字虛無縹緲,連我也未窺門徑,暫時不問也罷。你跟隨我幾年了?”

“回孟師,七年了。”

“嗯,七年了。你母親因生你難產而死,父親又在你五歲上進山打獵而亡,葉家就剩下你這一根獨苗,你小小年紀跟隨我這麼多年也算有些緣分,如今,你的緣法到了。”

說著,他伸手取出一塊巴掌大三指寬的玉片塞在少年手中。

“你將這玉簡送去攬花塢,親自交到我師妹韓玉手上,到時她自然會與你好處。”

少年連忙躬身:“孟師待我如父如母,為您辦事誠兒甘之若殆,如何敢要好處呢。”

“不然不然。”先生笑眯眯的說:“我且問你,可還記得我與你說過的修行之事?”

“記得記得!修仙與誌怪嗎,我都記得。”

“咄!”先生板起臉,“你這孩子,胡言亂語,修仙怎能與誌怪相提並論,那不是侮辱仙人麼,罪過罪過。”

說著放緩語氣:“現在告訴你,為師說的那都是真的,至於這次你能得到什麼機緣,就看你的造化了。”

少年有些疑惑地問道:“那您為什麼不能教我修仙?”

“現在一時說不清楚,你快快去吧,她若未到就等上一等,回來以後我自然都會告訴你的。”

“是,孟師。”少年施了一禮,將玉簡揣進懷裏轉身離去。

出了村,少年已是激動得滿臉通紅,一邊疾行一邊捏著拳頭喃喃自語:“葉誠啊葉誠,通天大路已在眼前,除了此路再無它路可走,若是不能抓住這次機會,你幹脆一頭碰死吧!”

急行了十餘裏,葉誠已是滿頭大汗,不過興奮之下卻是不覺疲累。正在這時,忽聽天邊轟隆隆一陣悶雷響動,葉誠聞聲抬頭,隻見天邊紅光一閃,緊接著一丈外的空中忽地開了一個洞口,一道黑影射出“嘭”地擊中了葉誠的腦門,一陣天旋地轉之後,他便人事不知了……

過了一會,葉誠悠悠轉醒,不由叫苦,“唉喲,痛煞我也,卻不知昏了多長時間,有沒有耽誤我的機緣哪。”

一邊噝噝吸著涼氣,一邊摸著額頭,“呀,都洇血了,也不知仙姑會不會嫌我麵目可憎。”

一低頭,卻見旁邊地上一塊黑黢黢的鐵片,邊呈四方,一指來厚,巴掌大小,不知是何物。

葉誠卻是眼中一亮,“這,這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莫不是孟師口中所言神仙的寶貝?”

輕輕拿起鐵片,涼涼的卻不甚沉重,翻來覆去看了半天也不明所以,瞅瞅四下無人,葉誠將鐵片納入懷中,又恐壓碎玉簡,便將玉簡抽出拿在了手裏。

一路緊趕慢趕總算到了攬花塢,進了大堂,卻見小二正在招呼客人,扭頭見到葉誠,便笑道:“喲,這不是誠哥兒麼,今兒怎麼有空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