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了頓又道“從先生入府那日,陳某就有心交你這個朋友,看來是陳某福源淺薄,不配與先生為友。”說罷,便去看那劉先生神情。劉先生忙道“恩公哪裏話來,這可真是..這可真是...”劉先生連說兩遍這可真是,足見驚慌。劉先生頓了頓道又“陳大哥,你以後也不可在稱我為劉先生。我這條命是陳大哥給的,大哥又能對我推心置腹,日後劉璋一定鞍前馬後,以報大哥之恩情。”陳坤哈哈大笑,拉著劉璋的手走到桌旁坐定道“好賢弟”“大哥”劉璋應聲答道。隨即劉璋問道“大哥今日前來,不知所謂何事。”陳坤略一沉凝道“賢弟問起,我不好不說。今日康平將軍.遣他府中管家許三來訪,趙康平得到了上好的鑄劍礦石,邀我前去共商淬煉之法、”劉璋聞言道“這趙康平素來以蠻橫,霸道著稱,大哥不去也罷。”陳坤道“這許三帶了康平府中的十三鷹前來,又奉上黃金百兩。他這是有備而來,勢必我要前去啊!”歎了口氣又道“若是定然不去,隻怕禍及橋兒”劉璋陪著歎了口劉璋拉著陳橋的手與陳坤道別,陳坤蹲下身來,將陳橋擁在懷裏,在陳橋耳邊輕聲道“橋兒乖,要聽劉先生的話,在家好好習字等著爹爹回來”陳橋哏咽著點點頭道“爹爹一定要早些回來,橋兒一定不會偷懶,日日習字等到爹爹回來查閱。”陳坤欣慰的點點頭。站起身來緊緊握著劉璋手道“一切拜托賢弟。”說罷轉身隨許三而去。陳橋望著陳坤遠去的背影,哇的一聲哭了出來,劉璋將陳橋擁在懷中。望著遠去的背影歎了口氣。少頃陳坤的背影再也望不見了,劉璋蹲下身來將陳橋抱起道:“橋兒我們回去吧!”說罷不待陳橋答複便轉身回屋。回到屋中許久,陳橋眼眶依然通紅。晚飯隻吃了幾口便回房去睡了。劉璋食完飯菜便去書房小坐,這是他長久以來養成的習慣。劉璋撐起燈,就著燈光讀起書來。他所看的,正是宋太宗趙光義所著的一首詩名叫《勵學篇》書中寫到: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
安居不用架高樓,書中自有黃金屋。
娶妻莫恨無良媒,書中自有顏如玉。
出門莫恨無人隨,書中車馬多如簇。
男兒欲遂平生誌,五經勤向窗前讀。此詩最是簡單易懂,原是勸人讀書的詩篇。詩中講,即使家境貧寒,隻要肯認真讀書就會得保溫飽的糧食、成富貴的金錢、續姻緣的紅粉佳人、顯身份的車馬隨從劉璋讀完後搖了搖頭,喃喃的道“書讀的多了又有何用,書中自有黃金屋,嘿嘿.嘿嘿”冷笑兩聲後,熄了燈回屋睡去了。詩是好詩,定能流芳百世。隻是勾起了讀詩之人的千頭萬緒。原來這劉璋本名叫做劉立早,父親早亡,由母親拉扯長大。劉母持家艱苦,給他起名劉立早,原是盼他早日成家立業之意。劉母持家雖然艱苦,但說什麼也要讓劉璋讀書,。應此劉璋自幼飽讀詩書。二十歲時曾入京應試,奪得秀才之名。這本是高興之事,隻是待劉璋回到家中,卻發現家中老娘不見蹤影,房屋已被改成賭檔。四處詢問得知,縣裏惡人黃成虎看中了劉家的房產地段,逼死劉母埋於亂葬崗,奪下房屋改為賭檔。劉璋聞言大驚,問明埋葬母親所在,狂奔而去。獨自將劉母屍首挖出,另行安葬。事後劉璋心亂如麻,伏在劉母墓上放聲大哭。劉璋心想母親不能枉死,需請縣老爺主持公道,將黃成虎繩之以法。便打跌起精神來到縣衙之中,不料這黃成虎早已與縣令勾結。這劉璋一去無異於自投羅網,隨即將他收押起來,胡亂按個江洋大盜的罪名。將其關入死牢,以待秋後斬首。也是這劉璋命不該絕,在行刑那日,被高人搭救,帶入深山傳授武藝。劉璋級重情義,直服侍師傅百年之後這才下山尋仇。劉璋剛一露麵,這黃成虎便已知曉,為鏟除後患,不惜撒下重金,請來了江湖中臭名昭著的“煞星”此人名叫閻颺,人送外號煞星,最是心狠手辣,貪財好色。壞事做絕黃成虎請得此人出馬,想要劉璋之命的心可見一斑。劉璋初入江湖毫無經驗,閻颺略一使詐,即便上當,中了閻颺“剔骨爪”身受重傷。逃到陳坤門前,再無力支撐,暈倒在地。幸為陳坤搭救,救治了一番,這才保住性命。陳坤詢問時傷勢由來,劉璋隻說是餓狼所抓。陳坤也就信了,日後發現這劉璋竟飽讀詩書,便邀請他留下來教授陳橋,一來劉璋身受重傷短期內報仇無望,二來確實需要個隱蔽住處好運功療傷。便留了下來,這一留就是兩年氣道“此行去將軍府,勢必凶險,還望哥哥一路多加小心”陳坤苦笑道“生死於我而言已無關緊要,隻是橋兒年幼,我實著放心不下。我到將軍府之後,橋兒隻有托付先生多加照料了”說罷衝劉璋一抱拳。劉璋忙道“哥哥盡管放心,陳橋聰明懂事,不需如何費心。隻是哥哥......”陳坤手一揮,打斷了劉璋的話道:“兄弟要說的話,做兄長的已然明了,他若隻是要與我共商淬煉之法,那便罷了。他若定要逼我鑄劍,說不得隻有.....哼哼·他雖權大勢大,我陳某人卻並不怕他。”說罷便大步而去-----------下一章會是一個小高潮,這一章字數偏少,是為了下一章的小高潮盡請期待。。。ps誰會給我第一個留言,第一個收藏,第一個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