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靈靈整晚沒睡,當裴元再次來找她時,她已經把所有屍檢的信息都整理好了。
裴元由衷地讚歎道:“果然是楚靈靈,做事就是麻利,案子交給你從來不會有延誤。”
“那麼,他們倆是什麼情況?”跟著裴元一起過來的楚寒明問道。
“從屍體檢查的情況看,我認為這兩人很可能是同一人所害。”楚靈靈這麼一說,基本上八九不離十了。
“兩具屍體上的傷口都在同一個部位,胸口受傷的程度也一樣。
而且他們身上的錢財完好無損,這說明凶手並不是為了圖財。
除此之外,受害者都是老年婦女,頭發灰白。
似乎凶手專挑這類目標下手。”
聽罷楚靈靈的分析後,裴元更加肯定這是同一名凶手幹的好事。
他讓同事們繼續查找線索,以盡可能多地了解關於嫌疑人的信息;自己則重新回到了辦公室查閱十五年前的老檔案。
要確認最近這幾起命案是否與十五年前發生的案件有關聯。
為什麼這個時候會突然出現這些被害者呢?假設確實是當年那個凶手的話,他已經潛伏了這麼久,現在又重出江湖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
以上疑問都需要解決,以便掌握凶手的心理狀態、作案動機以及究竟是誰殺死了這麼多無辜生命。
裴元翻閱著檔案資料,並把十五位被害者的照片鋪開在桌麵上,逐一比對分析。
包括最新發現的兩位遇難者,盡管死亡地點不同,但從現場留下的跡象來看,他們的胸腔均受到錘形工具的攻擊而致命。
除卻第一件命案外——那名死者全身傷痕累累,顯然遭遇過多次襲擊直至肉泥一片——其他案例中受害人往往隻承受了一擊就斃命。
文件記錄表明,這起事件標誌著犯罪者的首例行動,當時他顯然缺乏經驗,用力過猛造成過多傷害。
後來實施的謀殺行為手法變得更加幹脆利落。
“怎麼看這都是同一個殺人狂啊。”裴元自言自語道。
他又翻開第一樁案件,找到了逝者家屬聯係方式。
按照裴元推測,最初的犯罪往往是嫌疑人最可能失誤且留下破綻的時刻:緊張害怕的情緒與變態殺手內心的滿足感交織於那一刻。
若想鎖定此人身份,這第一個案例無疑提供了最佳起點。
然而時隔整整一個半輪回之後能否從中獲得有用情報則未可知。
但無論如何必須嚐試突破此案。
於是撥通了對方電話。
接電話的是名男士。
裴元簡單說明意圖請求麵談,沒想到對方答應得很爽快並提供了住址。
看到地址後令其大吃一驚:原來這裏正是此前無親無故的老婦人家住所在。
抵達該地後敲響了門扉,開門者竟是對麵那位曾目擊死者去世情景的男人。
男子認出了眼前站著的人:“警察先生你說查案?難不成又是對麵殺害老太太的家夥還沒被抓到?”隨即邀請兩人進屋,並倒上了熱茶。
接著問清楚來龍去脈後解釋說此次訪問其實是為了十五年前發生的一宗舊案:李女士(即師春麗)被人殺害的事情,據知他是她的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