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來仔細檢查一下,保護好現場帶回警隊。”
“收到!”她麻利地帶上了工具箱。
死者頭部和肢體明顯受到了重擊,傷痕累累,樣子極為恐怖。
裴元與隊友在現場周圍仔細查找。
然而,由於降雨的緣故,任何有用的線索幾乎都被徹底衝走,僅剩下他們的足跡,這無疑增加了案件解決的難度。
沒有任何目擊者看到凶手作案的過程。
“調查得怎樣了?”看到楚靈靈站起身來後裴元趕緊問道。
“根據初步分析,這位受害者年齡大約24歲,身體受到多處錘子類武器攻擊造成的傷害,並且最終因失血過多而身亡。
是否遭遇侵犯目前無法確定,需要回到局裏再詳細檢驗才行。”
聞言裴元點了點頭。
“行,收工。”
“遵命!”
大部分警員隨即返回總部。
楚靈靈立刻前往法醫室做進一步檢測。
與此同時,裴元指示下屬們開始著手查實死者的身份。
經過對第一案發現場特征的比對顯示這不是原始位置。
“腳印等信息全部因為大雨丟失。
遺體前方有一把破舊的傘遮掩,同時屍體下麵也有拖動過的痕跡,所以這裏不是最初的遇害地點。”
“這就意味著受害者可能是在別處遭難,之後被人拋屍於此。”
對於這樣大膽的行為,裴元感到很不解。
小巷並不隱蔽,有人路過肯定會有所察覺。
由此看來,此人對自己很有信心,並不在乎被警方逮住的風險。
“確保此處不被破壞,先撤吧。”電話那頭傳達了指示。
回想起過去曾有過相似案件在雨季發生,尤其是最近這場強降水為犯罪創造了絕佳條件。
但那次事件已得到妥善處置;現在的情況似乎是有人故意效仿先前模式進行作案。
此次任務比較棘手,凶手沒有留下更多可以追尋的蛛絲馬跡。
隨後,在查閱相關資料期間,靈驗完成了全麵解剖。
“有什麼發現嗎?”詢問聲響起。
“受害者係23-26歲之間的年輕女子。
我依次檢驗過大腦、胸部、腹部及脊椎神經均未見明顯病理狀態。
其身上總共受到約20多下劇烈捶擊,應由兩個小型鈍器造成。
另外,表皮殘留些許纖維組織成分推測曾經被困進袋子中。”
“指甲內夾雜牆體灰質物質並伴隨一處輕微出血傷口,顯然是被抓頭發過程中反抗掙紮留下的印記之一。”
“還有一個顱蓋凹陷跡象表明曾有過搏鬥行為。”
楚靈靈講完這些事實取下手套清洗雙手。
“聽上去受害人經曆了一場非常激烈的對抗吧。”
“確實是這樣。
估計施害者是一位肌肉發達的力量型男或者體力出眾者,幾乎屬於完全被動挨打的局麵。”楚又補充說明道。
“對了還有一件事,我們發現了不屬於她自身的另一類型生物血液樣品……”
“什麼?難道是其他人的或者是凶手遺留下來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