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1 / 2)

“這可是杜若薇的日記,我想看看裏麵有沒有什麼線索。”

一邊說,裴元已經著手開始查找起來。

“好,我來幫你看看。”他們倆人就開始一起翻看。

裴元發現杜若薇寫得一手好字,幾乎每天都堅持記錄生活瑣事,乍一看並沒有特別吸引人的地方。

為了避免錯過重要的細節,兩個人非常認真地在研究。

直到警局裏其他人陸續離開之後,他們還在忙碌著。

一直到次日清晨,才差不多把整本日記瀏覽完畢。

“元哥,你看這個。”突然,杜斌指著一頁叫道。

裴元接過一看,那天不是文字記錄而是一幅畫。

畫麵上布滿了毛絨玩具,但卻呈現出了一種異常古怪的風格。

原本應是可愛的玩偶,在這張紙上卻被賦予了眼角滲血的形象。

從繪畫水平判斷,這似乎是她年紀尚幼時的作品,線條稍顯粗陋但仍能辨別內容。

在畫麵角落有個小小的阿拉伯數字1標注,似乎還有後續的圖畫。

接著往下找,果然還有四幅類似的作品展現另一位小女孩手捧玩偶的情景。

這名孩子並非作者本人,而是名叫徐馨的角色,在文中被多次提到。

2003年6月1日, 晴天裏,交到一個最棒的朋友叫做阿馨,總是拿著她的玩偶不離手。

6月23日, 受邀去了阿馨家做客,她們家住處真寬敞,比我家要大許多倍。

7月18日, 學校組織出遊活動,我和同學們玩耍時發現不見了阿馨的身影。

海邊看見了她,並注意到水中的玩偶,我想救她,但因為手臂不夠長感到恐懼。

7月24日, 當所有人都尋找阿馨時,唯獨我發現她在海中,卻出於害怕未曾發聲。

9月1號晚上夢見阿馨問我為何將她推下水,然而我確信見到的是她自己躍入水中。

日記裏敘述的情況和圖示有所不同。

圖上描繪著兩個孩子正海邊遊玩,大些的那個似乎正在將較小者推進海中;隨後丟掉手中玩具匆匆離去,留下後者逐漸沒於水麵下。

“根據圖畫推測,杜若薇很可能對這件事負有一定責任。”杜斌提出了觀點。

裴元指著日記本上的標記分析說,“這些打勾應該是老師的要求讓她養成書寫習慣,因此真正的想法恐怕隻敢通過繪畫表達。”這意味著實際上可能是她親手推倒了同伴。

“或許出於內疚或畏懼心理,成年後她開始收集大量絨毛製品。”

“你覺得這種童年的陰影可能一直困擾著她直到成年嗎?”

“存在這種可能,現在我們需要親自前往張家求證一下事實真相才行。”

二人立即出發找到了徐馨的家庭住址——一處奢華別墅住宅區內部。

“敲門聲響起,迎麵而來是一位中年女士及身旁的小女孩,”得知對方身份後顯得十分驚訝詢問家中是否出了什麼事情。

“請讓小孩先行避開,我們要談些敏感內容。”

待小姑娘走遠後,女士遞過飲品詢問具體緣由。

“我們是想了解更多關於徐馨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