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提前放學的馮時,並沒有回到圖書館,而是去到了研究院,研究院還在,隻是研究院秘密基地損壞嚴重,還在維修中,馮時的書本知識儲備已經完全足夠,黃院長便要正式教馮時上手修理那把斷劍。
如今的武器裝備,早已經不是以前那般拿鋼鐵打造,而是用的各種異獸材料,與其說是打造武器,倒不如說是鑄造。鑄造武器需要對各種異獸材料的性質極為了解,才能設計出對應的處理方式,鑄造成為武器。
每一個資深的研究員,都是相當稱職的鑄造師,成為研究員的前提條件就是把和異獸相關的知識吃透,現在荒野上依舊是人類生存的最大敵人。隻是一般不屑於下場做鑄造武器這種跌份的事情,天天都在做著自己的研究。
不過如今的武器鑄造技術也比較成熟,並不需要這些高精尖的人才,來掄錘子。黃院長這種是屬於特例。
研究院中異獸材料處理是最基礎的一步,所以不缺設備,材料也不少,而且這把斷劍也是馮時師傅年輕時候的武器,並不算太高端,普通材料就夠了。
“你已經看了那麼多的實驗記錄,現在知道怎麼修了嗎?”
“應該先判斷劍身的材料,然後再做修理計劃。”
如今的材料千奇百怪,相互之間更多的卻是排斥,所以不能亂修,不然最後斷劍可能直接變成碎片。
“那開始吧!”
黃院長依舊坐在輪椅上,絲毫沒有要動手的意思,老館長也在一旁看著。
鑄造完成的武器,各個部分渾然一體,已經無法分辨其中具體是哪些成分,每個鑄造武器的店鋪打造完武器後,都會內部登記編號,記錄鑄造的材料,方便後麵的維修。而馮時手中這把劍從鑄造到如今已經過去了大幾十年,根本不知道具體的材料,所以修理其實沒有什麼難度,如何分析材料構成才是最難的步驟。
目前也沒有儀器能夠做到檢測成分,因為構成的元素並沒有什麼區別,而且也沒有結構差異,像是金剛石和石墨那般。所以往往元素構造這些組成,完全一樣的兩種異獸材料,實際性質,卻天差地別。這些都是無法用目前科學去解釋,隻能通過結果去逆推科學原理,就像是當年中醫與當時的科學一般。
“這把斷劍的鑄造手法是高溫熔鑄,我們也可以在充足源炁的高溫環境下,讓已經成型的武器,再次回到熔鑄的過程。”
黃院長幾乎沒有思考,就知道答案。
“嗯,可行,然後呢?”
“急速降溫,強行打斷熔鑄,使得所有成分不再兼容。”
“嗯,勉強可行,但是有安全隱患,如果裏麵有比較活潑的材料,肯定會產生不小的爆炸。”
“這?”
馮時也嚇了一跳,他居然忽略這麼重要的一點,而且在源炁充足的環境,源炁爆炸可比火藥爆炸威力大多了。
“其實我們修理武器裝備的時候,隻需要明白,我們將斷口處重新修複就好,並不不需要將完整的成分推導出來,隻要了解現在的整體性質是如何,再去選取合適的修複材料。”
在熔鑄過程中,材料的性質極為明顯,稍微有經驗一點的鑄造師,便可以判斷出用什麼材料修複,當然最好的修複必然是一樣的材料,使用替代品,多少會降低一些整體的強度,但得在一定範圍內,不然就是失敗修複。
隨後馮時開始上手實操,在熔鑄鍛造爐中放入幾顆源珠,這些源珠還是馮時抓到“鼠頭蜥”時,城守部給的嘉獎,源珠裏麵是人工注入的源炁,雖然比不上源晶,但勝在便宜,源珠和 源晶既是一種耗材,也是覺醒者世界的交易貨幣,禁止普通貨幣與源珠和源晶的兌換,隻能到交易所提交申請,通過交易所進行少量的交易,不然普通人的經濟框架會全麵崩塌,普通人活的更加艱難。
隨後將一塊斷劍碎片放入中心的坩堝當中,隨著通電開關打開,溫度不斷上升,直至6000℃,這已經接近太陽的表麵溫度,源珠開始出現裂紋,不久成為粉末狀,這代表源珠內部的源炁已經釋放出來,溫度還在提升,1萬攝氏度的時候,透明碎片開始融化,成為一灘黑色液體。在鍛造爐旁的馮時,說出自己的看法。
“極為耐高溫,即使在三個標準的源炁濃度環境下,依舊達到一萬攝氏度的熔點。能夠達到這種熔點的材料並不多見。而凶獸材料就更加少見,隻有一些身處於高溫熔岩地帶的才有這種耐高溫特性。”
“還有嗎?”
“融合度並不高,有明顯的色差,但有很強的中心聚斂效果,已經自然形成珠狀,有核心材料在強行凝聚其他材料。”
黃院長點點頭。
“嗯,繼續!”
“這柄劍,因為核心材料的緣故,可以使用很多隻要不是明顯衝突的材料,但也正因為如此,劍身雖然渾然一體,但卻沒有完全融合,隻是熔合在一起。同時,在降溫成型階段,劍脊與劍刃的向內聚斂程度不一,劍脊韌度不夠,過剛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