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自己被手下出賣,侯君集大怒,他正要拔劍殺人,卻被程咬金與李靖等人拿住,李靖怒,大喝一聲,侯君集不得不束手就擒。李世民詢問告發者,告發者告訴所有人,侯君集將打敗了高昌國之後的戰利品,都收歸了自己所有,而且財物金銀都運到了自己的家中。李世民詢問侯君集,難道自己的賞賜不夠用,還是俸祿不夠用,侯君集並不承認,並言那告發者誣告朝廷重臣。

魏徵告訴所有人,若按告發者所言,侯君集有沒有貪汙,去其家中一搜便可,侯君集著急卻無法言說,李世民派魏徵與李靖前去,果然搜出了金銀細軟,與各種高昌珍寶,麵對這些巨額財產,侯君集支支吾吾,不能說明來曆。侯君集辯稱,這些都是皇帝賞賜之後換取的,魏徵卻精打細算,作為侯君集這樣一個官員到底能賺多少錢財,結果大量的多出。

麵對人證與物證,侯君集不得不認罪,求皇帝放過自己,並扯下自己的鎧甲,告訴所有人,自己在戰場上受傷多次,戰無不勝,李世民詢問李靖,該如何處理,李靖求情,能不能把財物還回來,然後連降三級,就算完了。

魏徵大笑,世上沒有處理貪汙的法律,還說還回來就可以免除懲罰,如果這樣,那人人貪汙,發現就被還回來,不發現,就仍舊屬於自己,豈不是天下的笑話。李靖無話可說,侯君集卻憤怒非常。

魏徵又言,正因是重臣,更應該在處理上做萬民的表率,並言李世民讓其老師李靖來處罰學生,自然有失公允,所以必須到刑部,按照貪汙數額,依法定罪。侯君集大罵魏徵,你一個文人,天天在皇帝麵前唧唧歪歪,就身居從一品大員的職位,我們這些武將出生入死,弄點錢財,還被你勸諫,魏徵告訴侯君集,你侯君集自然是有功之人,可功就是功,已經賞賜,過就是過,必須懲罰,這就是賞罰分明。魏徵指著李靖,身為人師,李靖為什麼就能孑然一身?為人臣者,最重要的是真誠,這一點要向你師父李靖學一學。侯君集無話可說,李世民無奈而發話,去刑部審判。

另一方麵,權萬紀拜見李承乾,李承乾想要收拾一下魏徵的心有增無減,因為魏徵多次壞了他的好事,而糾結緣由,自己的腳疾,也與他不無關係!正在氣頭上的李承乾見有人支招,樂此不彼。權萬紀獻策。李承乾言這是好的計謀,兩人暗自商量,卻不暴露計劃的具體執行過程。

侯君集案,證據確鑿,侯君集被收押判刑,氣憤不已。

另一方,魏徵見李靖,李靖也生氣,不搭理魏徵,魏徵一笑,他拿出一份清單,交給李靖,李靖看到清單之後大為感動,原來,這清單正是魏徵將侯君集自貞觀之後的功勞列自成書,並告訴李靖,君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是功勞不可埋沒,於是帶著李靖,前去李世民處,為侯君集求得減刑,並且為侯君集的家人爭取到了這次打仗的獎勵,李靖感動,替徒弟侯君集拜謝。

李靖告訴魏徵,這侯君集也確實應該管教管教,當年還因為自己說了他兩句,當眾舉報並誣陷自己,幸得皇帝英明,查清無事。魏徵拜李靖,並告訴李靖,這正是宰相肚裏能乘船,徒弟得罪師父,師父還能為其進牢獄而爭取減刑。文武二臣,惺惺相惜。

高昌臣服大唐,天下徹底安定,李世民大為高興,隻是突然想起去年與死囚徒的約定,詢問魏徵,那二十九個人還會不會回來,魏徵詢問,如果不回來,皇帝還會抓嗎?李世民反問魏徵。魏徵卻言,國法難容,當然要抓,而且罪加一等。李世民讚同,但是反問魏徵,若是他們回來了呢?要不要上那斷頭台,魏徵卻言,這天下是皇帝的,一切都由皇帝來定,魏徵不敢多言。李世民大笑,並告訴魏徵,馬上就要中秋了,這是幾百年來,全國上下,各自團圓、再無征戰的中秋。魏徵誇讚皇帝,要讓每個人都團圓,隻有貞觀,明君李世民。君臣大笑。

中秋節,團圓之日。魏徵家中來人,原來是比他年輕一些的老鄉表弟鐵牛,魏徵大喜,裴氏也大喜,一家人接待鐵牛。鐵牛卻不以為然,告訴魏徵,你現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自己要沾光,這不現在來要個官。魏徵拒絕,鐵牛言,我們是表親,你給一個八竿子打不著的人都有了當地的官職。魏徵納悶。以為鐵牛癡人說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