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座地堡。
好吧,我隻是一間地下室,很普通的地下室,唯一的特點就是我藏在地下很深處……
挺希望自己是一間地堡的,有幽深的石頭道路,牆上燭台熄滅千年、還剩下半截,挨個點燃能有些微的光亮,照出斑駁的建築、古舊的畫框,和腳下的台階。
地堡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書房,圓形四壁都是書架、高高頂到穹頂,裝滿了梯子與平台,所有視線由一台中央掛燈提供,別的,屋中桌上,散亂書籍邊,煤油燈。
好可惜啊,我隻是一間地下室。
我這麼有才華的地下室竟然被埋沒了千年嗚嗚嗚嗚嗚。
嗝兒。
這世界上有很多和我一樣的地下室,即使我是封聖住過的地下室,這樣的地下室也有很多。
由於我至今還沒有被考古學家發現、至今還沒能得到機會與那個名字聯係到一起,我還是如此平凡。
我感到頭頂上的土在顫動,那天花板簌簌地化作粉末,步了壁畫、花瓶和桌布的後塵,堆積在地上,掩埋了一個簡樸的銀質方形金屬箱子。
這個箱子裏裝著一本記事本,是晚年的封聖留下的,是我看著他寫的。他當時很猶豫,也很糾結,這是我從未見過的神態。
在他身上。
“星海中央的文明說,宇宙的外麵是虛空,沒有時間、空間,理論上什麼也沒有,但是實際上——有世界,有一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有能量、生命,或者說是神。無限大或者無限小,無法說清。”
“虛空中產生多維世界,世界多種多樣,規則各不相同,所包含的基本物質也大相徑庭,基本上老死不相往來,獨自產生、再走向湮滅。”
“巧合,我們的世界和一個另外的世界由於頻率相似,被牽引到了一起,將會產生碰撞。
至於碰撞的結果,是兩個世界的緩慢融合還是一方吞噬另一方或是同時湮滅、激烈消亡,他們也無法確定,但他們的科學家認為,兩個世界會在介於融合和湮滅中達到平衡,形成一個,類似兩個球部分重疊的新世界。
兩個世界不同的規則和能量體係的互相適應和融合會引起席卷整個世界的波動、風暴,這風暴會有什麼影響,無法預知,況且這情況隻是科學家的樂觀估計,實際情況根本無法說清,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世界太大,這事情對於我們來說還早得很,我們與碰撞發生的位置正好處於星海的兩岸,不幸中之……算是萬幸吧。”
“他們說,他們的國度叫亞特蘭蒂斯,他們向所有方向發送了這樣的信息,能接受並解讀信息的文明,被視作有能力共同應對這次動蕩,他們邀請這些文明來到星海中央。
沒能力接受並解讀的,聽天由命對於他們來說或許是更好的策略,無知是福。
何況……他們應當也活不到動蕩真正爆發的那一天”
“我該如何,該不該把這情況告訴我的同胞們。”
“說實話,他們的文明……太偉大了。
在我得到他們所發送的信息之後,我們人類,花了四十多年,將這些技術所能達到的效果搞清楚,又花了十幾年去…僅僅是相信這樣的可能性、去動工?
之後經過了大概六百年,四分之一左右的技術才研究成功、投入使用……若非優先研究了基因組,也是這方麵他們給的資料太詳盡的緣故吧,我得以延長生命,若非如此,我根本看不到這一天…
那四分之一比較低端,盡管他們所發來的都是對於他們來說不值一提的資料……
剩下的百分之七十五,不去研究,隻是做,我們甚至都蒙不出來。
然而直到現在,僅僅那麼四分之一,我們還是沒法消化,也無法做出進一步的突破……太遠了,實在是……太遠了。
這樣的科技,無限接近於神。
完全,無法,理解。
跳躍式發展之後,我們又一次陷入瓶頸……深淵一般的瓶頸。
目前看來,靠我們自己恐怕是出不去了。
問題的關鍵是我們身在三維,而那些資料,視角似乎並不止區區三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