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大大們,由於前段時間的作品有些錯誤,所以我重新進行了修正,希望各位能給我更好的意見。)
七月份的一天,青山環繞的山坳裏,傳出了這樣的聲音,打破了一向沉靜的大山。
“唉!就差一分就可以上那個高中,怎麼向母親交代啊?”
“別氣餒了,我不一樣嗎?,差上那麼一點分,我就要交幾萬呢,我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啊?要是我有錢就好了,該死的號卷老師,就不能多給我幾分,我不就上了嗎?”
“以後我們該怎麼辦啊,現在我才16歲啊,難道我們還是像父親那樣一輩子呆在山裏打獵自給自足啊?可是……”
另一個聲音打斷其的談話:“車到山前必有路,我就不相信天也要絕我們。我相信天無絕人之路,回家吧?好歹也得告訴我母親啊,要不然她會擔心的,唉……”一聲長歎代表了無盡的失望。
“回家吧?我也得告訴我的父母,是重讀,還是幹其他什麼的,總得要作個決定,你呢?你還打算重讀嗎?”
“恩,我想我是不可能的了,你知道我家的情況的,家裏根本就沒有多餘的錢讓我複讀的,再說我也不能讓我的母親擔心啊?”
“其實,我們如果考上了的話,也不太可能去的,現在你看我們族裏那裏有什麼錢啊,根本就對錢沒有意識。除非我們能夠獲得免費的機會,否則那是很難的。就不說學費了,就是生活費我估計我們也承擔不起的。”
“是啊,所以沒有考上也是沒有什麼關係的,隻能什麼時候我們或許能賺大筆的錢的時候,我們或許能資助下一輩的孩子去了。”
……
這裏是西南大山裏的希望中學,這所希望中學承擔了周圍大部分學生生員,雖然很破舊,但是每年還是有很多的學生。這是一所十分簡陋的學校,沒有明亮的窗,也沒有豪華的圖書館,隻有一些不起眼的小草屋供居住,也隻有兩個自願者老師,其他的幾乎沒有……這是西部大開發時建設的希望中學,到目前也有一些年份了。由於學校裏的老師是外麵的自願者,所以每年都換,沒有那一年沒有換,使得這裏的學生很不適應。比如說今年這裏的是四川人的話,那麼明年就是山東人,口音轉換十分快。學校裏沒有寒暑假,而每年都隻有一個假期的學校,你可能第一個就會想起軍校,軍校就是一年放一次假。如果我沒有說希望中學的話,你肯定會想到是一所軍校,而不是一所希望中學。最奇怪的就是他們這裏的開學,隻在冬春的時候才開學,而夏秋卻是放假,也就是說讀一年書的話,就會放一年的假期。當然過年的時候還是回去了的。
而剛才談話的兩個人就是學校裏這一屆的佼佼者。確切的形容應該用前無古者後無來者來形容,他們從小學一直升到初中,成績都是頂刮刮的。希望學校的老師都很看好他們,估計他們應該能走出大山。但是這次的中考他們卻是沒有考好的,本來成績早就出來了,但是由於他們是在山裏,信息極不方便,學校裏的試卷送到外麵的時候,已經是半個月之後了,然後閱卷又花費了很多的時間,當然其他的時間花費得就更多了。所以一直到七月才知道成績,今天是回學校去獲得消息的。其他的比如考取學校的通知書還是沒有到的,至少還得半個月的。
……(現在不再介紹了,如果介紹得過多的話,會引起大家的反感,有興趣的可以在qq271299747上留言進行探討。)
“媽,我回來了,你在幹啥啊?”
“哦,是小雨回來了啊,怎麼樣啊,你考上了麼?能讀高中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