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2 / 2)

道士不慌不忙從大袖中拿出一支銅鈴,木柄銅身,質樸無文,隻是斑斑暗綠的銅鏽告訴大家他的古老。銅鈴開始搖動,發出的聲響卻像是巨鍾,若有若無的節奏越來越快,最後竟分辨不出單個的音符,隻有節奏此起彼伏,隱約彙成人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道德經!”從三歲開始背誦的經文,李萍蹤熟的不能再熟,他可以一口氣從頭背到尾,再從尾背到頭,不差分毫,如果有熟背道德經的吉利斯世界紀錄,李萍蹤一定是手到擒來。從小到大,他隻要一犯錯,爺爺就罰他抄寫道德經九十九遍。他問爺爺,為什麼不罰滿一百,湊個整數,是不是取“盈滿則虧”的深意,爺爺的回答是,老子沒有他奶奶的深意,記下一篇,下次罰抄給你小子開張用。

雖然與經文有如此深的緣分,他卻從沒有深究經義,爺爺給他的解讀也是有一搭沒一搭。今天聽到銅鈴發出的金屬感十足的經文,不知為何竟像第一次聽到一般。以從未有過的誠惶誠恐的心意跟著念了一遍,心中若有所悟,臉上一派平安喜樂之色。道士在緊張做法的同時竟注意到了他的異樣,同時投來一道犀利的目光,若有所思。話分兩頭,網中的黑狐此刻終於支持不住了,隨著金網的收縮,黑狐越來越小,直到重新變成三狐本相,滿地翻滾,苦不堪言。蒲公英臉色陰晴不定,重歎一口氣,轉過身去,不忍再看。忽然,網中黑狐又吐出一口鮮血,這一次的血卻是殷紅色的,血聚成球,越來越小,卻越來越亮。

道士“咦”了一聲,忙從樹冠躍下,身形急轉,腳下步罡踏鬥,須發皆直立如劍,全身出現一道道的蜿蜒如小蛇的電光,慢慢地電光集中到手臂,再到指尖,成一電球,由藍色變深藍,直至藍的發白。道士這才舌綻春雷,大喝一聲:“去吧!”電球如同得到命令,徑直奔三狐而去。電光火石的同一瞬間,媚雲眼前的血球也小至一個光點,頗像激光筆打到白牆上的光點,發出詭異的耀眼的紅色光芒,“破!”血球,不,是血點向電球撲去。李萍蹤眼見兩強相遇,必有一劫,忙施展梯雲縱的功夫,身體向後傾斜六十度,腳尖急點地麵,一秒不到,就已經退到三十米開外,馬上仰身而倒,手掩雙耳,一副等待大爆炸的派頭。出人意料的是,兩球相撞後就竟是無聲無息,憑空消失,屋內的三狐也不知所蹤,連一點塵埃也未留下,留下的隻是詭異的安靜,樹上的蟬鳴反而顯得更加的皂刮,隻有桌上的三隻茶碗提醒人們這裏曾經發生過什麼。

蒲公英靜靜地轉過身來,看了一眼屋內的情形,若有所思。道士的臉上倒依然是古井無波,隻是自嘲地搖了搖頭“師弟,他們走了。”“哦。”蒲公英在師兄麵前如犯了事的孩子一般,手足無措,還是道士拉起他的手:“進屋坐坐吧。”兄弟二人進屋,坐下,卻仍然半響沒有說話。一碗茶過後,還是道士打破了沉默:“師弟,讓小孩進來吧。”原來李萍蹤早已經從臥倒的地方回到門口,靜靜立在屋簷下,沒有進來打擾二人。

蒲公英擺擺手示意他進屋,李萍蹤乖乖側立在爺爺身邊。“跪下。”爺爺突然輕聲地說。李萍蹤以規範的道家禮儀幹淨利落地跪好。“磕頭。”毫不猶豫的向道士磕了三個響頭。道士抬了抬手:“起來吧。”李萍蹤立刻站起,恭敬地側身坐在道士身旁的木凳上。“好孩子,好根骨。”道士意味深長地看了蒲公英一眼。蒲公英呐呐地說:“師兄恕罪,這小子是我撿來的,未行拜師,我也從未教他一術,不算違了門規。”說罷竟像小學生一樣低頭撚著衣角,十幾年朝夕相處的瘋癲老頭竟作次態,直看得李萍蹤兩眼發直。道士蕪爾一笑,“天師道第六十五代掌門竟是如此好騙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