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昌都4、丁青縣(1 / 3)

4、丁青縣

一天天的好球累哦,第一次在小說裏麵爆粗口,每天真的好累啊。不要問我怎麼來的丁青縣,放心,絕對不是旅遊來的。開車開的兩個人都發懵了。車上拉的物資又多,路上的路段也不好走。冬天有的地方偶爾還有積雪,還有冰雪路麵。開車一路在副駕駛都是心驚膽戰的。

道路的崎嶇。有時候我覺得為什麼要幹這份工作?很多時候都想辭職,但是店裏麵沒人了,又有點惻隱之心,哎喲,還是待著吧。但是吧,又每天上山下鄉的好累啊。第1次覺得坐車坐煩了,坐膩了坐的無奈了。排斥坐車了。

路過的每一個鄉村都要停車。路過的村莊如果隻有兩三戶人家的時候,家裏麵有人都要停下來問一下有沒有需要購置的物品,其實我覺得大可不必,但是老板堅持的要問一下。每次我去敲人家門的時候都有點擔心旁邊會不會竄出來一條野狗。基本上出來的都是語言不太通的老阿媽們。剛開始我都是搖搖手說不買的意思,時間久了,老板知道我的性格了,老阿媽們不好溝通,所以我也不說我們有購置物品。

每一次在隻有三五戶村莊的時候,老板都是打開後艙門讓老人移步過來選一選。老人們基本上沒什麼購置的物品,都是用家裏的一些藥材來換。見過最硬的流通貨就是蟲草。

這種售貨的方式在之前還是比較多的。現在時代在進步,落後的地區也慢慢的在進步,很少有這種下鄉售貨的方式了。主要原因是每個村基本上都有商店了。就像我們小時候走街串巷的收貨郎一樣,我怎麼都沒想到有一天我在走街串巷的賣貨。給家裏報平安打電話的時候,家裏問我在幹嘛,是不是在店裏守店,在外麵風吹不著雨淋不著,我騙家人說是的,真實是在外麵走街串巷的賣貨,而且還是高海拔地區受冷受餓。

之前還是抱怨了,時間比較久一些,後來慢慢的就不抱怨了。因為我們下鄉售貨的時候,很多小朋友用不標準的普通話叫喊漂亮姐姐來了。我在一聲聲誇獎中迷失了自己。

山上的植物早已經枯黃,而且丁青縣有高海拔地區的基本上都是土黃土黃的石頭山,沙石裏麵也不長草。能看到的草場已經由綠變黃了。山頂有時候還開始在下雪了。天氣隻會變的慢慢越來越冷。我問老板是不是要準備在大雪封山之前基本上每個鄉都要去。老板跟我說,現在已經沒有什麼大雪封山了,除非這段路積雪冰滑實在走不了。

可惜路上的坑洞很大,很長的冰雪路段,而且前麵一眼就看見山上落石,但是還得觀察路況往前行駛。我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領航員。我一直喜歡這麼誇自己,當我看到路段有情況及時告訴司機。有那麼一瞬間還是覺得自己有點用哦。

怎麼形容丁青縣呢?天空之城知道吧,怎麼說這個天空之城呢?夏天我沒見過,來這裏的時候已經是冬天了,冬天積雪覆蓋了整個縣城,白茫茫一片,遠處的山峰和縣城齊齊的。一片白色縣城裏麵的房子是白牆房,有的牆壁是紅色的,還有橙色的金色的頂在遠處看著就像雲頂天宮。

丁青縣平均海拔四千米。縣城的海拔3800米左右。不是很高還是可以接受,畢竟這個城市還是有草場和綠植。

還記得巴青縣索縣嗎?就跟丁青縣挨著。丁青縣的孜珠寺就在孜珠山上。海拔有點高哦,4800米左右是西藏海拔最高的寺院之一。孜珠寺曆史非常的悠久,始建於大約3000年前。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寺曆史底蘊深厚。我們當時上山的時候,山上根本就沒有水泥的公路,也沒有柏油公路上山隻是一條蜿蜒的石子路,下雨的時候泥巴路濕滑,冬天的時候還是雨雪結冰路段。

孜珠寺的位置很隱蔽,給人的感覺就是那種大隱隱於野,小隱隱於市的那種感覺,非常的隱秘。交通特別的不方便。有點與世隔絕。

孜珠寺其中孜珠藏語意思就是6座山峰。最經典的記載莫過於孜珠寺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六座山峰正好是象征著觀音菩薩用慈悲與智慧度化的六道眾生。

孜珠寺距離丁青縣城大約40公裏左右。寺院依山而建,在我看來,是建在山上更是山裏。從後院有一個小坡坡上去了之後,會有一座橋在山體中空的中間。橋上到山頂掛滿了經幡。快到山頂還有建在石頭上麵的房子。下麵的兩個木質撐房子的木杆看著好危險。

剛到寺院的大前門的時候,地麵鋪的地磚非常的平整,也非常的幹淨。寺院的牆壁是紅色的,大門口的門簾是黑色中間有白色圖案。再往後麵的寺院裏麵走,依山而建,就像慢慢的在爬山一樣。到最頂上的一間寺門口,可以眺望遠處的山脈。進入眼簾的是平坦的草場和遠處連綿不絕的山脈。山脈基本被積雪覆蓋,白白的一片與天相接,藍天白雲甚是漂亮。下雪的時候,老遠看上去孜珠寺就像在天上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