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林芝6、朗縣(1 / 3)

6、朗縣

但凡來過林芝旅遊的或者是看過地圖的,都會在我們旅遊最後一站的朗縣會覺得我們的行程是有問題的。我們一開始也是沒有考慮那麼多的。林芝巴宜區四周的城市米林縣、工布江達縣、波密縣、墨脫縣。察隅縣和林芝巴宜區剛好隔著墨脫縣的那一段天險之路。而且我們去的時候,那個路段車輛幾乎沒法走。墨脫縣城收到雨季的消息,路段我們果斷的就避開了。我們選擇從波密縣返回林芝。(如果大家有空也可以去隔壁的八宿縣轉一下。後麵講道。跟察隅縣挨著,通班車,屬於昌都市下轄縣城。)

一路上顛簸就不太想說了,五百多公裏的路程,我們分兩天走啊。沒有高速啊,高速路也是近幾年才修通的。我寫這部小說是2024年6月份啊。我就記得,那大山裏根本就沒有路,那路上都是石子鋪成的,還有就是車輛壓壞的路麵都沒來得及修,行駛在車輪的舊泥坑路段。路段已經爛的沒法形容。到了波密縣天都黑了,還是有點溫差大的冷,次日出發的時候兩人都是腰疼,疲憊不堪啊。

我們曆經兩天時間終於到達了林芝巴宜區,太累了。渾身像散了架。現在的高速真的好好啊,哪裏去都方便,我再也不想走那坑坑窪窪像手摳出來的石子泥巴路了。

我們兩個身上的衣服已經酸了,在洗澡之前在嘉龍步行街買了衣服,舊的衣服讓唐楠欽給我扔的差不多了。行李少了一大截。人也輕鬆。我們休整一天過後,去的朗縣。越旅遊越疲憊。去朗縣的路上可以清晰的看見喜馬拉雅山脈北麓。山頂的形狀還有排列更有積雪都是在行駛的公路上都看的比較清晰。朗縣在林芝下轄縣裏麵來算的話,海拔還是比較高的平均3300米左右。

朗縣的縣城植被沒有墨脫和波密那麼茂密。縣城周邊的山體都是石頭,太陽光下有些泛黑。隻有縣城那一片平地有些人工種植的植被。當時我們趕時間隻在縣城住了兩天,看了名勝古跡。更多是休整了下坐車的顛簸的快散架的身子骨。並沒有去下麵的鄉鎮。聽旅遊人群說,下麵的鄉鎮還是有些好耍的地方。

我們坐車過完米林縣境區的時候,已經開始慢慢的要感受高原的荒涼了。映入眼簾的就是遠處的山脈和光禿禿的山,慢慢的我們便行駛在了四周寸草不生的高原公路上。再後來路過村莊才會看到一排排樹木。偶爾經過的一片草原,草瘦不拉幾的,要死不活的青黃色。羊群在吃草,還偶爾的抬頭看著公路上行駛的車輛。犛牛悠閑的臥在山坡上曬太陽。沒有人看管,隻有兩條身上抹的顏色花裏胡哨的狗在水灘邊圍轉打鬧。

我推薦的是朗縣的列山古墓群,山上有遍地長的不知名矮小的植被。跟草地差不多。這裏的古墓群怎麼說呢,就是土堆,有大點的正方形的土堆,上麵長滿了矮草。也有圓形的土堆,旁邊地上的草都是一窩一窩的,並沒有形成一片草地。墓群綿延幾公裏,如果不是景點有路標詳解,我都不知道這是墓群。考古專家是在1982年發現210座墓葬,還是吐蕃時期古墓群。規模確實挺大,好幾公裏啊。附近也沒有個房屋啥的,感覺那一片就是墓葬區。不過不是很陰,就是大中午的太陽很曬但是風吹的脊背有些發涼。收門票的昂,20塊,並且很多年都沒有漲價。

朗縣的白天夏天也是要穿短袖,晚上就踏實點穿件羽絨服吧。晚上十幾度,還帶有風,成年男性穿的短袖加單外套就可以,身體孱弱的像我一樣還是建議羽絨服。

我個人非常建議大家旅遊要去朗縣烈士陵園。我這裏不做過多解釋,大家可以百度下。我隻是提出來。

朗縣沒有什麼可以玩兒的了,景點上還是沒有其它幾個縣多。起風的時候,縣城的植被稀少抵擋不了風沙,吹的房間的窗台上都是沙子。沒有新鮮的雞肉,基本都是凍貨。飯菜的質量和口味沒有米林做的好吃。

幹燥,我又開始流鼻血了。隻要是受熱或者氣壓高或者是幹燥,我都會流鼻血。看著遠處的光禿禿山巒,一瞬間就回到了山南或者日喀則有些地區了。

晚上的朗縣還是熱鬧些,我們會在廣場上看到跳鍋莊的。也就熱鬧到十點多就都回家了。我們兩人手牽手浪漫的走在在大道上。唐楠欽先開口,平靜的問我:“我們真的不合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