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白朗縣
哦吼,這個縣是我本來根本就沒打算去的縣哦。它能出現在我的窮遊列表裏是因為,就這個縣沒什麼好玩的。海拔還行4000米,還扛的“差不多”。我寫到這裏都想哭了,我在質疑那個時候是不是腦子有病,明明身體情況非常的差,非要去海拔高的地方玩兒。
到了白朗縣城就一個感覺:幹燥。非常的幹燥。我無論摸哪裏都是靜電,一度靜電打的我懷疑自己。氣溫日差非常大,我中午還在穿短袖胳肢窩都是汗,晚上我穿著羽絨服凍的腳丫子痛。縣城還是有幾棵樹的,郊區還有大棚蔬菜,部分鄉村還有農田,種青稞。日喀則地區下麵的17個縣城基本都是有農牧區的。
去白朗縣的路上,能看到溪流,樹木,植被。運氣好還能從半山腰看到岩羊。我就看到好幾次,嘻嘻。
到了白朗縣城,住在賓館裏實在無聊啊。下午就開始要穿羽絨服了,有朗瑪廳進去後,基本上是喝酒跳舞的,不感興趣換一家。朗瑪演藝廳,進去還得給舞台上唱歌的演員獻哈達,一條一百塊,再出來換個地方。就到了清吧,喝茶喝水都行也有飲料。跟內地的咖啡廳差不多。但是 很多小混混看我一個人就過來打招呼,很煩,就回酒店了。晚上上到賓館的露台上看著天空,我好像有些想家了,在外漂泊的遊子哪有不想家的。遊子歸,冬雪至,長大後,家鄉隻有春冬再無夏秋。我努力的尋找著家的方向,當我抬頭轉了半圈看到了北鬥七星,那是家的方向。我居然流淚了,原來我也是個人,不像村裏人口中的野孩子,一年四季不著家。
白朗縣寺廟我都沒有去逛,情緒出現了極大的浮動。走在縣城街道上,路邊的綠化帶裏沒有像家鄉一樣的冬青,種著我不認識的樹木。倒是可以看到零星的格桑花。天空很藍,飄著幾朵雲。沒見有鳥飛過。放眼望去基本全是藏式建築,路過了單位門口,一個很帥的兵哥哥在站崗,身姿挺拔。沒忍住多看了兩眼,不要嘲笑我,這麼流浪的生活我總得有些甜甜的小插曲吧。
白朗縣的街道跟其他縣城的街道沒有什麼區別,不對,還是有,其他縣城好歹花壇裏有花,要麼就不放花壇。白朗縣的花壇裏沒有花,後來因為工作再去的時候,花壇都不見了。尷尬。
中午在廣場上看著阿加們坐在長椅上曬著太陽,剛好沒有風真的好舒服啊。就是太曬了,曬的臉頰疼。黑色衣服是真的吸熱,曬著太陽的大腿麵兒疼的慌。一群阿加轉著經輪粘著經,那一刻仿佛這世間的煩心事都停止影響情緒了。
很抱歉讀者朋友們,白朗縣我真的沒什麼景點可以寫的,因為我沒去,我也沒了解過,隻能寫一寫我在白朗縣的生活。
晚上嘴巴饞,去超市想買點水果。蘋果36元\/斤、梨55元\/斤、香蕉都黑了還是30\/斤、西瓜30\/盒(大概二兩的樣子)、紅提66元\/斤、橘子25元\/斤、椪柑50元\/斤,其他的稀有水果別問了。沒有貨。菜價看到我肝顫,我也是不做飯還不容易來一趟超市看到菜價,我當時都懵了,白菜呀,內地村裏麵一毛錢都賣不出去,家家戶戶都直接旋耕機旋進地裏麵當肥料,或者喂豬雞鴨鵝的,這裏一斤15元。在看到西紅柿更貴。這些年發展好了,物資不那麼匱乏了,應該便宜了很多。
白朗縣,很平靜,我在這個縣城待的這兩三天,心情很平靜。
大清早睡不著起來轉街道,手上還拿著包子。早上有些冷,凍得耳朵疼。無所事事的走到汽車站,上麵寫著巴紮鄉大棚基地往返。我……大棚蔬菜。
問了下一共就20公裏,很快就到了。當時那個激動啊,這麼荒蕪的高原城市還有大棚,必須去看看。出了縣城沒一會就到了,一眼望去好多大棚啊,一座接一座,在太陽光的照射下個別大棚頂部還反光。
我去了還進不去大棚的大門,隻有銷售區可以看一看,有點失落。但是看到一筐一筐采摘出來的蔬菜,紅的綠的辣椒、番茄聖女果、黃瓜、西瓜、居然還有蔬菜,我還看到上海青了,一下子就來興趣了。說是想買點,菜販子直接給我塞了幾個西紅柿。倒是省錢了。口感和內地的差不多,還是很好吃的。主要是高海拔地區沙土地貧瘠能種出這麼好吃的大棚蔬菜,除了農民的辛勤勞動還離不開政府的扶持啊。
坐大巴回白朗縣城的時候,菜販子大哥還給我裝了一袋子西紅柿和黃瓜,讓我小姑娘不要害羞,要吃啥說,什麼買不買的,人家是販菜不是零售,這幾個菜吃不窮他。整的我怪不好意思的,車上一路吃啊,旁邊坐了個兵哥哥,我還熱情的邀請他一起吃,後來……沒有後來了。